【编者按】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不断推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和全国县级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深入开展,进一步发挥“清水好人”的典型示范作用,积极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全县实现精准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道德支撑。今年以来,清水县广开渠道,严格推选模范典型,从在清水工作、生活、学习的所有市民和在外地工作、生活、学习的清水籍市民中评选出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孝老爱亲、勤劳节俭等方面表现突出、事迹感人、群众认可的“清水好人”将通过多种形式,以讲故事的方式,广泛宣传“清水好人”的先进事迹和高尚精神,与广大市民一起走近好人、分享感悟,形成人人学习好人,人人争做好人的良好氛围。
【清水好人】
王爱平:婆婆也是妈

今年四十多岁的王爱平是王河乡成寺村二组村民,常年伺候患病卧床的公婆,她时常变着花样让老人吃上可口美味的饭菜;忙完家务之后,常抽出时间陪老人聊天,给婆婆讲周围发生的一些事情,天气稍凉,就给老人买来取暖器,为老人缝上新的棉被,让生活不能自理的婆婆幸福的安度着晚年。
2012年年底,由于天气寒冷,婆婆感染风寒病情恶化,王爱平和丈夫把婆婆送到市医院进行住院治疗。侍奉病人本来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在婆婆住院的一个多月里,卧病在床的婆婆生活不能自理,身体本来就不好的王爱平为了能够更好地照顾婆婆,一直吃住在病房,不分昼夜地守在婆婆身边,给婆婆端茶倒水、喂药喂饭、洗澡擦身、伺候大小便。但是病魔无情,日益吞噬着婆婆的生命。医院下达了婆婆的病危通知,并说婆婆可能过不了年关了。家里的亲属也觉得老人将不久于人世,家人无奈地给婆婆办理了出院手续,把老人接回家中,准备陪她度过最后一个除夕。
在大家都心灰意冷的时候,王爱平却坚信自己的努力和孝心可以感动天地,婆婆的身体一定可以好转,就算婆婆身体好不了了,她也要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伴随婆婆走好人生的最后一程。回到家中,王爱平更加悉心的照顾婆婆的衣食起居。婆婆牙口不好,每天她都轻言细语地询问老人想要吃什么,村里有的,她就马上去张罗,村里没有的,她就托人从城里带过来,一天三顿饭都要一口一口地喂,一顿饭最少要吃半小时,直到婆婆吃好为止。老人在床上不能动,她每天为老人端屎端尿、梳妆洗漱,从无怨言。由于常年卧床,婆婆全身红肿,疼痛无比,时刻都需要人在身边照顾,王爱平每天都坚持给婆婆打针吃药、捶背按摩。为防止婆婆出现褥疮,王爱平把床铺搬到婆婆的房间睡在婆婆身边,白天每隔两个小时给老人翻翻身,整理整理褥垫,夜间还得给婆婆翻身两三次,从而保证了老人身子的干净。
为了照顾好婆婆,她整夜整夜的睡不好觉,导致她的血糖升高,视力急剧减退。王爱平的丈夫为了维持家里的生活,常年在外打工,无暇顾及家里的事情。王爱平一人不仅要照顾病重的婆婆、料理家务,家里的农活也毫无疑问的落到了她的头上。王爱平的丈夫心疼的说:“屋里,多亏了她!”
婆婆虽然身体经受着病魔的摧残,但是她精神上还好,老人说“这么孝顺的好媳妇!要是没有她,我早就死了。”看着因为照顾婆婆而日益憔悴的儿媳,村里的乡亲们也都被她的孝心感动了,乡亲们对王爱平也是赞不绝口,苏大爷说:“要是我能遇到这么好的媳妇,我死了都把眼睛闭得紧紧的!”
面对乡亲们的赞誉,王爱平却显得很平淡:“婆婆也是妈!孝敬父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谁都有变老、生病的时候,照顾好老人,让她安享晚年是我应尽的责任。换成别人也会这么做的。”朴实的话语,诠释出她时刻在反省养育之恩未报答,行孝之心未尽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