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拿豆包不当干粮,别把村长不当干部”,这说的是他们地位的窘迫;“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这讲的是他们工作的难处。他们长期身处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线,立足维护社会稳定的最前沿,积极发扬“五加二、白加黑”的奉献精神,舍小家、顾大家,艰苦奋斗、负重拼搏,彰显着最底层党员干部的担当和使命。他们用青春和汗水践行着服务广大党员和群众的崇高宗旨,用智慧和力量凝聚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正能量,用执著和顽强谱写了新农村建设的壮歌。
【传递正能量】
记“十佳乡村干部”小庄村党支部书记孙根生

在土门乡提起小庄村党支部很多人都会翘起大拇指,在小庄村提起党支部书记孙根生,老百姓对其称赞连连,这和他带领全村人栽果树、建小区、修道路、筑沼气、建新村,硬是让一个原本落后闭塞的贫困村面貌焕然一新,一跃成为全乡的先进村和富裕村是分不开的。

临危受命扛大旗,争当改革创新的排头兵。2000年他当选为小庄村党支部书记。面对常年干旱少雨的气候环境和土贫路陡的生活条件这位年仅40岁的村党支部书记看在眼里、急在心头。作为村党支部书记深深地认识到“想要富、先修路”的道理,当年正月,当人们还像往年那样沉浸浓厚的年味里的时候,他就开始动员全村老少抗锹挥挖掘硬是修通了小庄-硬湾1.2公里的村组道路,打通了全村群众出行和生产的大动脉,使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赢得了群众的认可和信任,也被县委2003年授予“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凝心聚力谋发展,争当富民强村的急先锋。2008年在全县“6431”农业产业化建设的阵阵浪潮中,小庄村被列为清水县整流域治理项目村。在项目实施中,孙根生同志又一次发挥了一名老党员、老书记的“有钱干大事、没钱要干事、不能不干事”实干精神,主动带领全村群众大力发展以苹果定植为主的林果业和以育肥猪饲养为主的养殖业,于2008年秋季率先完成苹果定植2000亩。2009年,在他的带头下全村30户农民在项目的扶持下办起了户均50头规模养猪场,养猪1500头,使之成为全市挂牌的养殖示范场。与此同时,全村新修梯田2500多亩,新修通村产业路一条2.3公里,硬化通村产业路1.2公里,修建了新农村广场,由于他所带领的村两委班子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桥梁纽带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村党支部在2009年、2010年连续两年分别被县委授予“五好党支部”和“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2013年秋季,他积极响应乡党委农业产业化建设的统一部署,在水清梁提前完成2014年干鲜果基地建设2000亩,配套完成顶凌铺膜2000亩,为全村林果产业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鞠躬尽瘁显忠诚,争当为民务实的好榜样。2013年6月19日至21日持续强降雨让刚检查出有心脏病的孙根生再也无法在麦积区儿子家里进行治疗,因为村里众多住在危房里的留守儿童和孤寡老人的安危时刻牵动着他的神经,6月21日下午,他不顾家人的劝阻,硬是孤身一人来到小庄村的家里,看着被暴雨冲毁的道路和倒塌房屋的残垣断壁,他当天傍晚时分就和乡村两级干部深入村组农户拍查灾情、转移安置群众,在发现村里郑小东等8户农户居住地段出现严重裂缝后,他就带头把自己的家腾出来让给了他们住,并在两个整户外出弟弟的家里安置了危房户和五保户,自己和乡干部挤在仅30㎡的村委会带病坚持值班,这样一坚持就是两个多月。为了尽快地解决8户农户搬迁的问题,他带头把自家的碾麦场和1.2亩自留地腾出来,让他们在那里建起了新的家园,由于启动早,8户重建已完成重建主体工程,有望于年前搬进新家。
正是这样一个貌不惊人的农村汉子,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人生价值的筹码,正是这样一名名不见经传的共产党员,用最真实的情怀践行了共产党人为民务实的誓言,正是这样一位最基层的党支部书记,用责任和使命铸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美丽华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