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门乡下城村“一池两改三化”工程)
今年以来,清水县以建设轩辕文化历史名城,打造天水生态旅游后花园和最佳宜居环境城市为目标,沿庄天二级公路、桐温公路大力实施农村“一池两改三化”工程,营造整洁优美的村庄环境,推动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努力建设生态良好、社会和谐、经济繁荣、充满活力、独具魅力的西部科学发展特色县。
(永清镇暖湾村“一池两改三化”工程)
清水县2012年“一池两改三化”工程涉及永清、白沙、红堡、黄门、秦亭5乡镇24个行政村1009户4790人,包括村内垃圾池修建,危墙和危房改造及墙体涂白,村庄巷道硬化、行道树栽植等绿化及安装太阳能路灯亮化等工程,总投资835.41万元。截至目前,5乡镇共建垃圾池58个,砌围墙2110米,墙体改造涂白27817平方米,巷道硬化完成规划的90%,绿化和亮化工程已启动实施。

(红堡镇小泉村“一池两改三化”工程)
在黄门乡台子村,群众正在民房前修砌围墙,该工程由县林业部门整合绿化项目资金扶持建设。为解决旧村改造中资金不足的问题,该县采取了财政投入一点、项目整合一点、群众自筹一点的办法,并将“一池两改三化”工程与村庄环境卫生整治和村风民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工程实施,组织群众开展村内卫生保洁,建立健全卫生清扫和垃圾清运的长效机制,形成人人参与建设、人人爱护环境、共同创建美好家园的良好局面。

(白沙乡石咀村“一池两改三化”工程)
小改造,大变化。清水县把农村“一池两改三化”工程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统一设计风格,因地制宜规划,各职能部门围绕村、户实际联动组织实施,彻底改变了公路沿线村庄脏乱差的现象,改善了农村人居条件,美化了农村生活环境,提高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让农民群众真正享受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幅美丽的新农村图景正在青山绿水的牛头河两岸徐徐铺展。

(黄门乡下城村“一池两改三化”工程)
如今,驱车经过庄天公路清水段,路旁的村庄已发生了巨大变化,村内巷道干净整洁,“白墙青瓦”的民居映衬在秋色的美景中,展现给行人一道如画的视觉盛宴。

(黄门乡台子村“一池两改三化”工程施工现场)

(黄门乡下城村“一池两改三化”工程)

(黄门乡下城村“一池两改三化”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