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全县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启动以来,省市县乡各级单位干部多次深入包联村组认真入户对接搞调研,倾听心声办实事,上下联动破难题,结合村情兴产业,顺应了广大农民的新期盼,奏响了扶贫攻坚共同奔小康的嘹亮号角,打开了富民安民的新局面。日前,记者深入15个乡镇、对省市县乡开展此次行动中的先进典型进行了专题采访,本网将推出《小康路上你我牵手共进》系列报道, 通过典型宣传,进一步激发引领带动各级包联单位进一步创新思路,扎实开展为民富民行动,真正让群众的思想活起来,富民的产业兴起来,群众的腰包鼓起来,农村的面貌靓起来。
拓宽就业渠道 给力为民富民
——张家川县“四抓”促进双联行动纵深推进

自“双联”行动开展以来,张家川县以科学发展为统领,以农民增收为目的,以劳务品牌培训为抓手,以劳务协作为纽带,以基地建设为基础,以大学生域外就业为突破,多措并举,力办实事,整体推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
营造氛围抓宣传。为了切实转变了农民“小富即安,不思进取”的陈旧观念,树立起了“务工挣钱,脱贫致富”的新思想。积极开展送信息、送政策、送项目“三送“活动。组织人员先后在全县15个乡镇悬挂横幅、张贴标语、发放清真餐饮服务业“两免一补”惠民政策等宣传资料,巡回播放务工人员在用工单位工作、生活情况所制作的光盘,并设立政策、法规、用工信息咨询发布点34个,在全县范围内营造了浓厚“外出打工光荣、劳务输出快富”的舆论氛围。目前,已召开各种类型的宣传动员会140余场(次),书写固定标语400多条,巡回播放光盘录像30场(次),印发《外出务工指南》6000多份,增强了广大农民外出务工的信心和决心。

整合资源抓培训。按照“围绕品牌搞培训,搞好培训促输转”的工作思路和“面向农村、切近农民、按需施教、力求实效”的原则,把培训工作作为劳务输出、输转的重点。动员务工青年积极参加县农民工技能培训中心、县职中等各类技校举办的长、中、短期培训。将培训工作中心下移到乡镇、村组,在剩余劳动力多、劳动输出量大的乡村设立了培训点,方便了群众,减轻了负担。目前,全县共培训“伊香拉面师”990人,农机驾驶员600人,“伊民电焊工”128人,农副产品经纪人400人,取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应。

优化服务抓协调。及时为务工人员提供快速畅通的信息服务,搭建服务平台,对全县富余劳动力的数量、文化程度、基本技能、就业意向等基本情况进行普查登记,建立起了完备的劳动力资源库。按照“东进西出,拓展海外,回乡创业,就地转移”的工作思路,积极对外衔接,先后与昆山市、新疆石河子经济开发区建立了劳务对接关系。向江苏华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青岛雪驰集团、石河子千盛纺织公司等10家企业输送务工人员2000多人。

拓宽市场抓就业。县劳务部门利用与外界用工企业紧密联系的优势,主动出击,积极探索大学生域外就业渠道。通过考察筛选,确定工资待遇高、个人发展空间大、有管理技术岗位和储备干部岗位的企业与我县大学生进行双向选择。目前,已经实现大学生域外就业289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