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 市 主 要 领 导 干 部 研 讨 班
暨市委五届十一次全委扩大会议发言材料
抢抓机遇 科学谋划
奋力推动清水经济社会跨越式科学发展
中共清水县委书记 王振宇
(2010年11月 )

市委召开全市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暨市委五届十一次全委扩大会议,非常及时,十分重要。对于我们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统一思想,抢抓机遇,科学谋划“十二五”发展,进一步推动清水经济社会跨越式科学发展,必将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
一、深刻领会,准确把握,以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统一思想和行动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是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前不久,省委及时在天水召开了研讨班暨全委扩大会议。这次会议,是市委贯彻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和省委十一届十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的重大举措,全面回顾总结了我市“十一五”发展成就,明确提出了“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对于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天水经济社会跨越式科学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们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奋力拼搏,扎实工作,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进入了历史上发展最好最快的时期。2009年,全县生产总值达18.01亿元,比“十五”末增长1.02倍,年均增长15.1%;大口径财政收入达7100万元,是“十五”末的3.4倍,年均增长35.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20.1亿元,比“十五”末增长6.08倍,年均增长63.1%;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45亿元,比“十五”末增长1.14倍,年均增长20.9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8650元,比“十五”末增长63%,年均增长12.9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304元,比“十五”末增长63.4%,年均增长13.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农民人均纯收入3项指标提前一年完成了“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 今年元至10月份,全县完成生产总值16.065亿元,增长12.9%;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6249万元,增长33.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2.43亿元,增长43.7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84亿元,增长20.1%;大口径财政收入9398万元,增长69%。
尽管我县各方面都取得了新的成绩,但是,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依然较多,主要是经济结构不尽合理,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农业产业化程度较低,农民增收难度大;工业企业少,生产规模小,企业经济效益还不高;财政收支矛盾突出,财源后劲不足;交通、城建等基础设施欠帐较大,加快发展的基础还不坚实;城乡教育、卫生、文化发展不协调,改善民生的任务艰巨。对于这些问题,我们将认真分析研究,切实加以解决。

二、科学谋划,狠抓落实,全力推动“十二五”期间清水经济社会跨越式科学发展
“十二五”是清水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机遇期、重要转型期和跨越突破期。今后五年,我们将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牢抓住国家推进新一轮西部大开发、支持甘肃加快发展、建设关中—天水经济区等重大历史机遇,以跨越式科学发展为总目标,深入实施省、市新的区域发展战略,努力建设 “一高地”(天水市连接平(凉)庆(阳)、与宝鸡等关中地区互动的高地)、“两示范”(全国生态示范区、全省循环经济示范县)、“五品牌”(轩辕故里、甘肃省核桃大县、甘肃省肉牛大县、陇上精品山水园林县城、天水市生态旅游后花园),积极推进“中部率先、西部崛起、北部提升、南部开发、东部培育”五大区域开发,做大做强特色农业、地方工业、旅游商贸三大产业,加快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和谐社会三大建设,不断提高县域经济综合实力、基础设施水平、可持续发展能力和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全面建设富裕、文明、和谐、魅力新清水。主要预期目标是:到“十二五”末,全县生产总值突破40亿元,年均增长14%,比2010年接近翻一番;大口径财政收入突破2亿元,年均增长15%,比2010年接近翻一番;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速度高于全市平均水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达到全市平均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全市平均水平之内。
围绕上述目标,重点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
1、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增强优势特色产业竞争力。按照“走产业路、打果品牌、念畜禽经、建蔬菜园、发劳务财、富全县民”的思路,坚持实施“3331”工程,做大做强林果、畜牧、经作三大主导产业,努力把清水建成全省核桃大县、肉牛大县、天水市大菜园。县财政每年筹措资金500万元,整合各类支农项目资金1500万元用于三大主导产业建设,确保“十二五”后期全县核桃面积达到40万亩、肉牛饲养总量达到20万头、蔬菜面积达到10万亩。积极引进建设产业化龙头企业,建成较为完备的生产、营销、保鲜、加工体系,延伸产业链条。进一步加强梯田、沼气、安全饮水等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
2、坚持工业强县战略,加快工业经济发展。按照“工业向园区集中、项目向园区集聚、政策向园区倾斜、资金向园区保障”的思路,加快工业园区建设,集中力量办好省级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加快发展煤电化工新型工业,不断促进酒饮、建材、农副产品加工和矿产资源开发四大主导产业快速发展。扶持天河酒业、鑫烨化工、天赐实业、轩辕纸业、绿盛堂等重点企业加快新产品开发,扩大市场销售,促进企业发展壮大。切实抓好年产5万吨天然矿泉水、年产10万吨机电加工等一批招商引资项目建设。通过发展壮大地方工业,夯实工业经济基础,培植稳定增长的财源,扩大城乡就业。
3、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按照“构建骨架、打通出口、延伸村组、完善网络、提高等级、安全畅通”的思路,加快发展交通运输业。抓好天平铁路和庄天二级公路清水过境段建设的协调、配合、服务工作,形成连接天宝高速、贯通天水的快车道。突破关山、东进关中,积极申报立项建设清水通往陇县、东达宝平高速的东通道。抓住天平高速建设的机遇,延伸路段,提高等级,形成连接天平高速的西出口。加快通乡油路、通村水泥路及通达、通畅和维修改造工程建设步伐,加大农村公路运输场站建设力度,努力构筑出县通乡的交通网络体系。坚持“东扩西延建新区,集中改造中心区,配套完善基础设施,打造陇上精品山水园林县城”的思路,加快城市开发建设,积极组织实施城区道路、供排水、污水处理、供热、电力、通信、广电、市场、园林等基础工程。按照“一心傍一带、一轴连三区”的总体规划,全力抓好东部新城区开发建设,使之成为特色鲜明、功能完善、综合服务,有规模、有档次的办公文教和商住新城区。抓好“城中村”改造,建好清水火车站广场,拉动城区西延工程建设。切实加强综合执法管理,努力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加大小城镇建设力度,进一步改善城乡发展环境。
4、协调社会事业发展,提高公共服务能力。以争创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为目标,深入开展科技体制创新,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普及推广。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围绕创建全市教育先进县,以提高教育质量为目标,理顺教育管理体制,深化教育三项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整合教育资源,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努力办全县人民满意的教育。开发建设轩辕文化园区,完成清水大剧院建设,坚持办好轩辕文化旅游节,加快文化旅游业发展。全面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城乡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5、着力保障改善民生,促进和谐清水建设。加强就业指导服务,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扩大新型农村养老保险试点覆盖范围,完善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医疗保险、新农合、生育保障制度,全力推进城乡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和生育五大社会保险。加强廉租住房建设,加强社会管理服务。集中力量,有效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行路、饮水、上学、看病、就业、住房和社会保障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加快“平安清水”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高度重视信访问题,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6、切实加强党的建设,为实现新跨越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积极探索保证抓党建的有效途径,进一步推进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制度和反腐倡廉建设。不断完善科学规范和有效监督县委书记用人行为以及差额选任科级领导干部工作机制。建立健全综合目标责任考核办法,努力形成科学、管用的考核评价机制。突出抓好各级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形成干事创业的强大合力。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各项制度,努力营造风清气正、勤政务实的政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