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前话:近年来,秦安县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创新载体,丰富内容,扎实有效地开展了各类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和城乡社会文明程度,为全县经济社会科学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从即日起,县委外宣办、县新闻中心在中国?秦安网开设《文明创建》专栏,宣传报道一些单位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做法和成效。
文明之花映天平
——秦安县人民法院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综述

近年来,秦安县法院坚持“为大局服务,为人民司法”的工作主题,继承和发展法院精神文明建设成果,以文化建设带动审判执行工作科学发展,以审判执行工作促进精神文明建设水平提升。县法院先后荣获“全省优秀法院”、“全省法院文化建设示范单位”、“全省法院党风廉政先进集体”、“全市文明单位”、“全市优秀法院”“全县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全县普法依法治理工作先进单位”、“全县先进基层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加强组织领导拓宽创建思路
县法院院始终把精神文明建设作为树立法院形象、实现司法公正的长期基础性工作紧抓不懈,举全院上下之力共谋创建,增强了创建活动的聚合力,形成了以领导班子为核心,以全体干警广泛参与为基础的工作格局,从而有力地保障了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有序开展。
为保证创建工作达到预期目的和实际效果,县法院成立了领导小组,集中研究解决在创建活动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为有效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并围绕市县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安排,制定了《秦安县人民法院精神文明建设三年规划(2012-2015)》。《规划》从指导思想、创建目标、主要措施、工作要求及实施步骤五个方面对创建市级文明单位标兵工作进行了部署。

(秦安县法院院史馆)
加强文化建设引领创建工作
县法院将现代司法理念融合于法院文化阵地建设之中,弘扬法治精神,传承司法品格,提升全院干警的文化归属感和荣誉感,让民众能走进法院,理解法律精神,增强法治信仰。

(秦安县法院文化长廊)
集集体智慧,建成以古述今,中西对比的法院文化长廊。收集整理了档案资料和实物图片,建成全市法院首个院史馆。用图文并荗、鲜活真实的历史事实描绘了秦安法院奋斗的足迹,展现秦安法院走过的风雨历程,引导干警对法律文化的本质进行深层探索,使干警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牢记司法为民的宗旨和为广大群众了解法院工作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法治文化载体。

筑平台创建学习型法官队伍
县法院以学习型法院建设为目标,打造精品学习平台,努力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理论联系实际,做到学以致用,切实提高干警的法律理论素养和过硬专业知识的高素质法官队伍。

以“周五讲堂”、每月廉政教育课、“法官读书沙龙”为平台,讲授法律业务知识、加强廉政警示教育、探讨法制实践进路、交流读书心得体会,进一步强化干警爱院奉献、司法为民的责任意识,提倡宽容和谐、明礼诚信的做人态度,培养志存高远、面向未来的开放胸襟,树立改革创新、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活动开办以来,干警的业务水平有了质的变化,理论水平进一步提高,全院先后有2篇论文在全国法院学术研讨会上获奖,21篇论文获省级以上奖励,1名干警被评为“全国政法系统优秀党员干警”、1名干警被评为“全省政法系统优秀党员干警”,16名干警通过司法考试,取得法官任职资格;1名干警被评为全省法院办案能手,在全市法院年度绩效考评、庭审观摩竞赛活动中连年名列前茅。

围绕身边人讲身边事,县法院开设道德讲堂,先后有“全国法院办案标兵”甘谷县人民法院六峰法庭庭长董雪莉、“全国法院人民满意司法警察”县法院司法警察大队原大队长陈焕保、刑庭庭长安高增等干警讲述自己在工作岗位辛勤工作的事迹;观看宋鱼水、陈艳萍等全国优秀法官断案实录,焦裕录、孔繁森等优秀共产党员工作短片;学唱《公民道德歌》,鼓舞全院干警提高道德修养,提高爱岗敬业、为民服务的热忱。全体干警承诺要以更加积极的精神风貌,更加努力的工作态度,更加健康的人格品质投入到司法为民的工作实践中去,为秦安法院各项工作的公正、廉洁、高效开展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和道德支持。

坚持司法为民营造创建环境
案件审判是人民法院的根本任务,县法院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将打造公平、文明的法治环境视为创建活动的根本目标,通过公正高效地开展各项审判工作,不断强化司法服务意识,提升法律服务水平,弘扬司法文明。2011年至2013年9月,县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7628件,结案7206件,结案率99.15%,调解撤诉率达82%以上,发回重审率、上诉改判率逐年下降,极大地提高了审判效率和审判质量,为当事人提供了方便,有效地发挥了人民法院作为经济发展“助推器”和社会矛盾“减压阀”的作用,为全县社会和谐与平安稳定做出了积极贡献。
全院积极开展各类志愿者活动,三年来,分别在凤山公园、刘坪乡等地义务植树造林6次,植树3000余棵;在北滨河路、滨河路中段小广场等地开展城乡环境卫生治理活动12次;在兴国文化广场、小商品市场、县五中、城南中学和西川小学等学校开展法制进校园活动36次,提供法律咨询8000余人次;利用巡回法庭提供法律服务2000余人次,开展“送温暖”、“扶残助残”等活动20次。在学雷锋志愿者服务活动中,服务队干警不仅帮助了他人,更提高了自身道德修养,服务了社会,奉献了自己,用实际行动为县人民法院落实精神文明建设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