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2011年的政府工作
2011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对于进一步加快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至关重要。今年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是:生产总值达到32.66亿元,比上年增长12.5%;财政收入达到1.53亿元,增长1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达到1.32亿元,增长1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5.25亿元,增长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9612元,净增118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384元,净增454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6.6亿元,增长21%;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7‰以内。
为了完成今年的工作任务,实现“十二五”规划的良好开局,今年政府工作的重点和主要措施是:
第一,全力抓好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一是继续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高度重视林果业新技术、新品种推广应用工作,巩固提升林果产业基地,大力发展桃产业,以建设王尹万亩优质桃基地、清水河流域万亩红富士苹果基地为重点,集中建园,连片推动,新建优质果品基地5万亩、标准化果品生产示范基地1万亩,更新改造老果园5万亩,水果套袋5亿个。加快发展畜牧养殖业,积极推广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模式,强化畜禽免疫,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优化种植结构,实施科技增粮工程,推广全膜种植20万亩,其中地膜早熟洋芋2万亩。推进农村土地规范化流转,完成土地流转2万亩。加大秦安蜜桃、花椒、苹果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宣传推介和有效使用力度,抓好农产品商标注册工作,实现果品出口创汇新突破。加快发展龙头企业和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不断提升农业组织化、市场化程度。二是切实抓好劳务输转工作。建立完善劳务对接机制,加强劳务协作,巩固扩大劳务基地,强化技能培训,发挥品牌效应,搞好组织服务,年内输转劳务人员11万人,劳务收入达到10亿元。三是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以实施云山、王尹国家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为重点,新修梯田3万亩,治理小流域20平方公里。抓好安伏、莲花等4乡镇土地开发整理和王尹乡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继续实施中央财政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开展全国第一次水利普查工作,完成清水河、西小河堤防工程15公里。建设沼气池2000口。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完成退耕还林、“三北四期”和天保工程2.5万亩,封山育林0.5万亩。四是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大力开展社会帮扶工作,积极整合项目资金,认真实施整流域、整村推进项目,做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与扶贫开发“两项制度”的有效衔接,加快贫困人口脱贫致富步伐。五是积极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坚持把新农村建设与城乡一体化试点有机结合起来,围绕建设带动作用强、统筹水平高、体制机制活的城乡一体化发展先行区域,重点抓好兴国、莲花两镇和邢泉、上河两村市级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加快莲花中心镇建设和兴国镇邢泉等10村“城中村”改造、“村改居”步伐,推进清水河、葫芦河川道区10个市级示范村建设,建立健全城乡环境卫生和村容村貌整治与管理长效机制,努力改善乡村人居环境。
第二,扩大投资规模,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加大项目争取和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强化项目目标管理责任制,积极做好项目前期和对接工作,使项目争取和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新突破。全力配合宝兰铁路客运专线、天平高速公路、中卫-贵阳天然气管道等国家重点项目建设,抓好物流园区等重点项目的争取和实施工作,确保争取国家投资突破6亿元。通过举办节会等形式,努力拓宽引进和利用外资的渠道,全年完成招商引资6.5亿元。加强项目队伍建设,规范项目建设和管理,保证在建项目进度和质量,以项目争投资、促发展。二是加强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新版县城总体规划修编,严格规划管理,有序开展城镇建设。加快城区基础设施建设,改造铺油环城南路、环城西路等道路2.6公里,完成城区污水处理厂建设,启动实施城区生活垃圾填埋场、城南集中供热和城区天然气供应工程,继续抓好城区绿化、亮化、美化、小巷道硬化和公共厕所等公用设施建设。进一步规范房地产市场和物业管理。以开展“和谐城管建设年”活动为契机,强化城市管理,彻底解决城区脏、乱、差的问题。加大城市土地经营力度,依法做好滨河路沿线、西川等区域的土地规划控制、收购储备和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工作。加快陇城、五营、兴丰、魏店、郭嘉等小城镇建设,完善城镇功能,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三是搞好交通道路和邮电通讯建设。全力抓好靖天路改造、静宁仁大至叶堡公路铺油和农村公路通畅工程的争取实施工作,积极推进“千乡万村”农村运输网络工程,建设王窑等4个乡镇汽车站。加快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成立乡镇农村公路养护所,提高农村公路通行能力。继续扩大邮电通讯网络覆盖面,提高信息化水平。
第三,培育特色企业,努力提高工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一是着力提升工业园区承载能力。搞好何川工业示范区规划的报批工作,争取年内升级为省级工业集中区。加大何川、西川等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完善园区管理服务体系,落实优惠政策,吸引更多企业向园区集聚。加快甘肃丰收农业、天水茗秀果业等重点项目建设,尽快建成投产,发挥效益。二是扶持培育优势骨干企业。坚持促优扶强,整体推进的原则,发展壮大食品、小商品加工等特色优势产业,积极引进建设投资1亿元以上企业1户、投资5000万元以上企业2户、投资1000万元以上企业5户,促进工业经济快速发展。三是深入推进技术创新。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工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加强与大专院校、知名企业的交流合作,加快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步伐,促进企业优化升级,增强发展后劲。
第四,完善商贸流通体系,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加大市场建设力度,启动秦安·中国西部小商品城、物流中心建设,加快莲花、兴丰、魏店、郭嘉、千户等乡镇果品、农贸综合市场建设步伐,积极实施“万村千乡”、“退市还路”市场工程和便民市场建设,新建农家店40家,打造上关文化旅游用品特色商业一条街,大力发展农村商业,完善城乡消费网络,提高市场的综合竞争力。认真落实家电、摩托车、农机下乡和以旧换新等政策,不断扩大社会消费。加强与江苏、浙江等发达地区的经贸合作,着力培育连锁经营、物流配送、信息咨询和社区服务等产业。强化市场监管,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落实和完善民营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加快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步伐。
第五,开源节流并举,提升财政保障能力。加强财源建设,加大对骨干企业和重点项目的扶持力度,巩固壮大现有财源,挖掘培植后续财源,积极争取上级转移支付和各类专项资金,缓解县级财政压力。坚持依法治税,强化征管措施,确保均衡入库、应收尽收。严格执行财政预算,调整优化支出结构,重点保障社会事业、民生工程、重大项目等支出需要,确保职工工资、津贴补贴按时发放和机构的正常运转。深化财政管理体制“省直管县”改革,推行部门预算及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强化审计监督和财政监督,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认真抓好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工作,保障农村公益事业健康发展。加强银政、银企合作和金融对接,引导金融机构调整信贷结构,扩大信贷投入,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更多的金融信贷支持。
第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社会事业。巩固提升省文明县成果,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积极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不断提高全社会文明程度。继续抓好科技特派员试点工作,加大科技示范推广力度,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深化教育人事制度改革,巩固提高“两基”成果,积极推进高中课程改革,狠抓常规管理,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继续发展职业教育、民办教育、成人教育和幼儿教育。积极实施莲花中学、兴丰中学等校舍安全工程,改善教育基础设施条件。加大文化产业开发力度,深入挖掘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建设农家书屋93个,实现农家书屋行政村全覆盖。整顿规范文化市场,坚决查处“网吧”违规和无证经营行为。规范档案管理,抓好《秦安县志》修编。完成旅游总体规划报批,规划建设大地湾文化园、女娲文化园,开发五营大地湾-陇城女娲祠寻根祭祖旅游线路,完善综合服务体系,推动旅游业快速发展。实施广播电视数字网络化和“村村通”工程建设,提高广播电视覆盖率。高度重视文物保护,认真抓好南下关清真寺、上关明清一条街等12处文保单位升级工作,完成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和文庙乡贤祠、名宦祠维修保护工程,做好五营乡王洼古墓葬群抢救保护。加快发展卫生事业,完成县医院住院楼、中医院门诊综合楼后续工程和卫生监督所业务楼,千户、中山中心卫生院业务用房建设,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地方病防治、妇幼保健工作,努力提高医疗服务水平。认真开展计划生育优质服务活动,狠抓各项节育措施的落实,确保完成全年人口计划。全面完成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工作。继续抓好防震减灾、统计信息、审计监督和双拥工作,加强民兵、预备役建设,密切军政军民关系。
第七,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认真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健全创业服务体系,强化技能培训,拓宽就业渠道,年内城镇新增就业5000人。加快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积极探索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不断扩大保障范围。加强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救灾救济、医疗救助、优抚安置和残疾人保障工作,妥善安排困难群众生产生活。全面落实退耕还林补助、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义务教育两免一补和廉租住房租赁补贴等惠民政策,实施廉租住房、农村危旧房改造等保障性住房建设。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强化对粮油、蔬菜等群众基本生活必需品的市场价格监管。认真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制,及时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狠抓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严防各类事故的发生。加大土地管理和环境保护力度,集中整治重点污染源,努力改善环境质量。深入开展严打整治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政法队伍建设,依法防范和严厉打击各种违法犯罪,创造良好的社会治安环境。
第八,转变工作作风,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深化县乡政府机构改革,推进政府管理体制创新,狠抓公务员队伍建设,不断提高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加强政府法制建设,启动“六五”普法,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切实提高办理质量和效率。完善县政府政务大厅运行机制,强化行政效能监察,加强对不作为、乱作为的治理。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坚决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和推诿扯皮等不良作风,深入调查研究,真正把工作重心向基层基础倾斜,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倾斜,向重点工作和重点项目倾斜,向督促检查和狠抓落实倾斜,引导和激励广大干部以崭新的精神风貌,扎实的工作作风,努力开创政府工作新局面。
继续把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从解决广大群众最急迫、最关心的现实问题入手,围绕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发展社会事业,在集中力量办好省、市政府确定的利民惠民实事的同时,突出抓好与城乡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12件实事:1、启动12万平方米廉租住房等保障性住房建设工程;2、完成葫芦河生态公园建设;3、完成滨河北路延伸段道路建设,启动西滨河路建设;4、完成解放北路延伸段等9条城区道路绿化、亮化工程;5、改造提升北大果品市场;6、完成映南社区市场和公厕建设;7、完成桥南初级中学和县一中改扩建一期工程;8、完成云山、王窑等5乡镇41村4.6万人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9、完成农村公路通畅工程150公里;10、新建优质蜜桃基地1万亩;11、在100个村实施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12、实施妇幼保健院迁建工程,完成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中心建设。
各位代表,加快发展,振兴秦安,是全县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历史赋予我们的神圣使命。面对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我们要在县委的正确领导和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凝聚各方面的智慧和力量,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团结拼搏,扎实工作,为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任务,奋力推动秦安经济社会跨越式科学发展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