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麦积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时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强化顶层设计,集中力量、集成政策、集聚要素,以花牛苹果为主导产业,围绕“一核一带两片四组团”空间布局,在强科技、兴产业、补链条、树品牌上持续发力,大力培育发展富民增收产业,打造“中国·花牛苹果”世界知名品牌,建设全国头部苹果产业集群。2024年,麦积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实现总产值77.59亿元,其中,主导产业总产值51.07亿元,以花牛苹果为主的特色果品产业,成为全区农民增收致富的坚实支柱,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一、筑牢产业根基,标准化、生态化与规模化协同推进。一是标准化果园建设提质增效。以“提质、扩量、增效”为目标,将品种改良与标准化生产作为核心任务,通过每亩1000元的奖补政策,引导果农参与标准化改造,累计建成75个花牛苹果标准化示范园,新增标准化种植面积1.86万亩。集成应用果园地布覆盖、生草栽培、高光效修剪、精细化花果管理等技术,实施减施增效工程,实现化肥农药使用量年均递减5%,果园综合效益提升12%。二是生态循环模式激活绿色动能。秉持“绿色发展”理念,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技术,利用畜禽粪便、秸秆等废弃物生产有机肥,全域推行太阳能杀虫灯、粘虫板、天敌昆虫等生物物理防治手段和绿色防控技术,建成“果畜融合”示范基地2万亩,新增绿色、有机认证面积1.8万亩,年减少化肥使用3000吨,化学农药使用量降低40%,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1%,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率达到90.61%,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三是适度规模化经营提升生产效能。结合多年的种植实践经验,综合考虑果园管理成本、经营者管理能力、农产品生产效率和劳动力等多方面因素,科学合理地确定了不同经营主体的种植规模:种植大户为20 - 50亩,家庭农场为50 - 100亩,农民专业合作社为100 - 200亩。通过土地流转、社会化服务等形式,积极引导农民适度规模经营,实现集约化、专业化生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目前,产业园内适度规模经营率达到66.25%,较分散经营亩均降低成本15%、效率提升20%。
二、强化创新支撑,科技、装备与质控协同升级。一是产学研融合增强创新能级。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产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依托高等院校的科研优势,联合搭建花牛苹果科研平台4个、产学研基地3个、实验室3个,累计开发及转让专利5项,引进“秦脆”“瑞雪”等苹果新品种28个、优良砧木品种5个,丰富了园区的苹果品种资源,提高了苹果的品质和产量,为花牛苹果产业的升级换代注入了新的活力,产业园内新品种覆盖率提升到 35%,优果率达到 78%,产业竞争力显著增强。二是设施装备现代化提速增效。加大现代农业设施装备的示范应用推广力度,新建果园气象监测站6个,搭建果园防雹网、“三防棚”等防灾减灾设施0.6万亩,推广铺设果品运输轨道1处3.1公里,果园滴渗管网0.62万亩,示范推广果园防霜机、开沟施肥、机动植保等先进智能农机具6639台套,园内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2.8%,生产效率较传统模式提升50%。三是质量追溯体系守护舌尖安全。加快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建设,搭建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信息平台1个、监测示范点20个。加强农产品日常监管,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对花牛苹果等农产品进行全方位、多层次的质量监测,产业园内农产品质量监测合格率达到100%,为消费者提供了安全、放心的农产品,树立了良好的产业形象,增强了消费者对花牛苹果的信任度和认可度。
三、全链融合发展,加工、流通与品牌协同发力。一是延链补链催生产业新业态。大力发展果品产业新业态,延长产业链条,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种植、加工、仓储、营销及关联果品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达697家,引导长城果汁、裕源果蔬、双原果业等龙头企业开展苹果产业精深加工,开发苹果脆片、苹果白兰地等产品5个,引进全自动智能选果线1条、红外线选果生产线2条、全自动果品分选线4条,建成年产10万吨果蔬汁加工灌装生产线1条,产业园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到45%,产业链附加值增长30%。 二是冷链物流打通市场“最后一公里”。园区内配套建成万吨恒温库3个、千吨以上恒温库62个、气调库3个、其他各类恒温库623个,冷藏保鲜总库容达33万吨左右,实现100% 鲜果就地保鲜。主动与京东、顺丰等头部企业合作,构建“基地—全国—全球”冷链网络体系,降低农产品流通成本,物流损耗率从15%降至5%,产品流通时效提升40%,全区年外销苹果超50万吨。三是品牌战略塑造市场竞争力。深入实施品牌带动战略,推进果品“两品一标”认证,打造“花牛苹果”“麦积花椒”“麦积核桃”3个名特优新农产品,培育“甘味”品牌7个、企业自主品牌18个,扶持“下曲葡萄”“利桥木耳”“甘泉大樱桃”等一批地方特色知名农产品品牌。天水“花牛苹果”进入2023年全国“土特产”推介名单,“花牛苹果”以62.77亿元的品牌价值荣登“2023果品区域公用品牌价值榜”第14位,连续8年荣登中国果品品牌价值榜。
四、机制创新赋能,管理、政策与联农协同保障。一是全流程高效管理。成立由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创建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统筹协调各方资源,研究解决产业园建设中遇到的问题。专门成立产业园服务中心,加强与相关部门及镇的衔接协调,形成了国有平台公司、相关部门及镇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的产业园管理创建运行机制。建立健全工作考核机制,确保各项工作任务落到实处。通过“政府统筹—部门协同—企业运作”的三级管理体系,项目落地效率提升60%,资金使用效益最大化。二是全要素支撑保障。制定出台《麦积区果园改造提升果园提质增效和防灾减灾设施建设奖补方案》等产业扶持政策,利用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及特色产业贷、苹果收储专项贷等系列政策,激发了果农和企业参与产业发展的积极性,累计整合投入资金4.06亿元,撬动社会资本13.73亿元参与产业园建设,为产业园的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三是全环节带动增收。产业园每年吸纳当地农民就业5.5万人,每500亩果园配备技术员1名,积极构建多元化的联农带农机制,探索形成了“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社会化服务”“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公司+产业园+市场+农户”“期货+保险+合作社+农户”等多种联农带农模式,使农民能够分享产业链上各环节收益,园内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8万元,较全区平均水平高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