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水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审议快讯
麦积代表团
第16期
大会秘书处 2011年10月29日
——————————————————————————
发挥比较优势 强化城市意识
全面提升区域经济整体实力

马世忠代表说,五年来,麦积区立足实际,开拓创新,真抓实干,主要经济指标快速增长,城乡面貌变化很大,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各项工作都有了新起色、新进展,特别是城市建设、果品产业发展、旅游资源开发等方面创出了特色,走在了全市前列。
今后五年,是我市进一步夯实基础、积蓄后劲、提升优势、加快发展的重要阶段。要顺利实现市六次党代会和这次人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把天水建成综合实力较强的区域性现代化大城市,是全市各级党政组织、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责任和光荣使命。麦积区作为天水的两个市辖区之一,在全市发展总体格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一定要按照市六次党代会和这次人代会的总体部署,抢抓历史机遇,发挥比较优势,一定要在贯彻市六次党代会和本次人代会精神方面走在全市前列,努力开创跨越式科学发展的新局面。
第一,要增强工业经济实力。麦积辖区企业较多,工业基础较强,要高度重视工业发展问题,坚持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在全市工业经济发展中发挥引领作用。要全力保障社棠工业园、长城电工电器产业园建设等发展,抓好东柯河工业集中区建设,完善廿铺工业示范区等园区综合配套服务设施。要积极为驻区企业搞好协调服务,支持星火、风动、锻压、华圆等优强骨干企业上市融资,促进驻区企业不断做大做强。要重点抓好天水卷烟厂易地搬迁技术改造、华能热电联产等项目,同时要以工业园区为平台,引进和发展一批配套加工企业和现代服务业。
第二,要做大做强林果产业。麦积区是驰名中外的“花牛”苹果的故乡,土壤、光照、雨水等条件非常适合果树种植,发展林果产业优势得天独厚。要坚定不移地走特色农业发展之路,充分发挥“花牛”品牌的带动效应,在做大做强以果品为主的特色优势产业上下功夫,努力做到适宜区域全覆盖,促进全市农业产业化快速发展。要切实抓好“一城两园一集团”建设,在项目实施工作中,麦积区承担的任务很重,一定要统一思想、凝聚力量,全力加快建设进度,力争使这一惠民工程早日建成。要抓好三阳川威龙有机水果、社棠中山流域葡萄、城郊南山花牛苹果基地等果品生产示范区建设,巩固成果,扩大规模,扶持发展一批果品贮藏、加工、销售龙头企业,进一步做强苹果产业,做优葡萄产业,发展和壮大果品产业。
第三,要深度开发旅游资源。麦积区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全市70%左右的旅游资源分布在麦积区,发展旅游业的优势非常突出。要树立精品经典观念和大景区意识,深度开发麦积山风景名胜区,加快麦积山、仙人崖、石门、曲溪、街亭温泉和神农峡等六个风景小区和宝天高速公路百里生态风情线建设,为把天水打造成全省东翼连接周边省区区域旅游集散中心发挥龙头带动作用。要围绕建设全球华人寻根祭祖圣地,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实施卦台山景区综合改造工程,把卦台山景区打造成天水旅游的新亮点,保护、规划、开发好伏羲文化发祥地三阳川。要依托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积极融入大关中旅游圈,精心打造寻根祭祖游、石窟文化艺术游、生态休闲度假游、高新农业观光游等精品线路,促进旅游人数和综合收入实现新的突破。
第四,要加快统筹城乡发展。要按照把天水建成区域性现代化大城市的定位,强化城市意识,高点定位,突出功能,彰显特色,差异发展,加大投入力度,加快建设步伐,下大力气改善城乡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夯实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要加快三阳川、二十里铺、颖川河—东柯河河谷三个新城区开发,制定并实施城中村改造三年攻坚计划,进一步完善城市综合功能,增强城市的辐射带动力。要深入开展“三城联创”,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净化工程,加强城管综合执法,下大气力整治城区脏、乱、差的问题。同时,在二十里铺横河峪规划建设“羲皇故里”大型园林,进一步扩大城市公共绿地面积。要按照报告作出的建设麦积区麦积镇至武山县鸳鸯镇渭河川道城乡一体化百里长廊的部署,加快统筹城乡发展,在这一规划区域实施现代农业发展、生态环境治理、土地开发利用、渭河堤防建设、村庄环境整治、体制机制创新等六大工程,打造全市农业经济发展的“金腰带”。
第五,要千方百计改善民生。要协调发展科教文卫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满足城乡群众在公共服务方面的基本需求。特别在城区学校的布局、规划、建设上,要有前瞻性、计划性,使城区学校布局更加科学合理,能够支撑大城市教育发展的需求。要针对城区人口多、居民住房问题突出的实际,整合力量,强化措施,加大投入,全力抓好保障性住房建设,切切实实提高开工率、竣工率、入住率。要全力抓好全国综合养老示范基地建设,思想上高度重视,工作上积极配合,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问题,年底之前完成征地工作,争取尽快开工建设。麦积区作为主城区之一,各类建设项目较多,用地量大,失地农民的问题十分突出。要结合实际,积极探索建立失地农民保障机制,采取灵活多样的补偿安置方式,既要保障重大项目落地实施,也要维护失地农民利益,确保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第六,要下大力气抓好干部队伍建设。要把今后五年发展的目标任务落到实处,关键要有一支作风过硬的干部队伍。区、乡镇换届已结束,换届后,个别干部还没有完全进入角色,思想上不够解放,不能完全适应新的工作要求。一定要切实抓好干部的教育培训,使新上任的各级领导干部在落实工作中解放思想,在学习思考中解放思想,进一步转变观念,全力把发展环境营造好。要深入开展机关作风专项整治活动,抓一些典型的人和事,促进工作效能的提高。要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让能干事、会干事的干部有位子,使工作不积极、创业无激情的干部“靠边站”,切实营造风清气正的干事创业环境。
张智明代表说,《政府工作报告》对过去五年回顾总结实事求是、客观公正;对今后五年发展面临的形势判断全面准确、分析深入透彻;确定的奋斗目标科学合理、振奋人心,发展措施具体得当、务实可行。我相信,只要我们把报告贯彻好、落实好,就一定能够推动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式科学发展。
我区在党代会和人代会上提出力争通过五年努力,实现“生产总值、大口径财政收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民人均纯收入七项指标‘翻一番’,人口自然增长率、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城镇登记失业率三项指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目标,关键是在“六个加快、六个提升”上下功夫,要加快推进工业强区,全面提升工业经济实力;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全面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加快优势资源挖掘,全面提升第三产业发展活力;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全面提升城乡统筹发展能力;加快体制机制创新,全面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加快构建和谐社会,全面提升城乡居民生活品质。要实现既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关键是要加强党的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
一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要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迎难而上,矢志不渝谋发展,全力以赴抓发展,齐心协力促和谐。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坚决破除小进则满、安于现状、不思进取的思想观念,牢固树立加快发展的紧迫感,把麦积区放进全省、全市的大格局中来衡量、来对比,对照周边先进地区找差距,以开放的思维、宽阔的眼界谋划发展,争创一流业绩。
二要进一步强化教育引导,增强工作责任性。要通过教育和引导,把广大党员干部的心思和注意力引导到抓工作上来,切实增强干部的工作责任感。只有这样,才能把市党代会和人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三要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提高行政效能。要以深入开展机关作风和行政效能专项整治活动为契机,下决心解决干部作风方面存在的“庸、懒、散”等突出问题,建立促进作风转变的长效机制,真正形成真抓实干、扑下身子抓落实的良好局面。
四要进一步强化舆论导向,提供坚强保证。要始终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用人标准,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真正把那些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的人放到能够发挥作用的位置上,让那些工作责任心不强、华而不实的干部让出位子,形成人人思考问题、人人狠抓落实的良好局面,从而有效保证市区党代会和人代会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何 东代表说,《政府工作报告》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求真务实,振奋人心,突出了跨越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主题。六届市政府任期工作的谋划超前,与“十二五”发展紧密结合,符合我市发展现状和全市人民加快发展的愿望。特别是报告在谋划今后五年发展时,有28个重点项目和工作布局在麦积区,在确定2012年工作任务时,有30个重点项目和工作涉及到了麦积区,提出了两区相向、东延西伸、南北拓展的城市发展战略和开发三阳川、廿铺、颖川河—东柯河河谷三个新城区,把甘泉镇、社棠镇建成中心城区的卫星城等城乡一体化重大战略部署,对我们既是压力和挑战,更是难得的发展机遇,使我们很受鼓舞,充满信心。我们要把贯彻落实报告精神与关中—天水经济区规划结合起来,与“十二五”规划结合起来,对报告涉及麦积区的所有项目超前谋划,精心设计,科学论证,整章建制,强化管理,确保项目顺利实施。要围绕提升区域经济整体实力,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做优第一产业;利用扩大社棠工业园区建设,延伸产业链条,做大第二产业;完善基础设施,做优第三产业。要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坚持“一城带百村”,建设新城,改造旧区,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城市品位。要着力保障民生,切实解决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问题、市民的“菜篮子”和“粮袋子”问题,高度重视物价、房价问题,切实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全力保障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