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建设富裕和谐新麦积
中共天水市麦积区区委书记 蒋晓强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坚定不移地推进思想大解放。近几年,我们深入开展了“解放思想、推动麦积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大讨论活动,对麦积区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特征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形成了广泛共识。
一是麦积区新一轮提速发展的时机业已成熟。麦积区在西部开发重点区域“关中—天水经济区”中的区位优势独特,有利于在政策上获得更多支持;全省实施“东部交通大会战”和“振兴装备制造业行动计划”,为麦积区创造了良好条件;天水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中重大项目的启动实施,将为麦积区发展增添潜力。二是麦积区加快发展的优势和矛盾并存。经过多年的发展,麦积区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但还存在诸多问题,社会建设明显滞后于经济建设,城镇化明显滞后于工业化,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发展环境仍然滞后于扩大对外开放的需要。三是加快发展依然是麦积最现实、最根本的出路。麦积区要坚定不移地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不动摇,坚持实施“工业强区、产业富民、商贸兴埠、旅游拉动、城市带动”五大战略不动摇,加快改善民生和促进社会和谐,全面掀起麦积新一轮提速发展热潮。
第一,突出工业强区,增创经济社会发展新优势。麦积区要始终不渝地推进工业强区进程,进一步提升工业在整体经济中的引领作用,努力构筑工业主导型经济格局。积极支持驻区重点企业开展上市融资、增资扩股,加快企业技改项目建设进度,提升生产经营水平,确保全区工业产值实现大幅增长。进一步优化工业园区发展环境,推动园区经济发展持续升温。积极推进区属企业改革改制,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
第二,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落实各项惠农支农政策,积极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以发展现代农业为目标,全力支持鲜食葡萄出口基地及配套加工项目的实施,不断加快高效农业和畜禽养殖产业发展步伐。进一步扩大城郊南山优质花牛苹果基地规模,完善葡萄基地配套设施,使之真正成为陇上精品果业示范基地。突出抓好农村饮水安全、小型水利、退耕还林、农业综合开发、扶贫开发等重点项目,不断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和基础条件。深入推进新农村建设“十村示范,百村带动”工程,培育不同类型、不同特色的新农村建设典型。
第三,强化城市带动,打造支撑区域发展新载体。按照“东扩、南伸、西进、北延”的发展思路,突出抓好渭北老城区、社棠工业区、桥南渭滨新城区、甘泉教育科研区和廿铺工业区“五大组团”建设,加速与天水市中心城区的对接融合。坚持用改革的思路和办法多渠道筹措资金,启动建设马跑泉广场、马跑泉大道等重大项目,加快城市供热、供电、供气和垃圾污水处理等配套设施建设,不断增强城市功能。全力配合宝天高速公路等重大交通建设项目的实施,完成百条小巷道硬化整治,加大通县、通乡、通村公路建设力度,不断完善城乡路网结构,全面提高通达程度。
第四,整合优化资源,构筑商贸旅游发展新格局。抢抓宝天高速公路开通后人流、物流、信息流大量聚集的机遇,及早谋划、积极整合现有商贸资源,完善商业网点规划布局,加大大型商城、市场建设力度。启动实施甘泉现代物流园区建设项目,深入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进一步改善景区基础设施,加快旅游景点的规划和开发,精心打造以麦积山石窟为中心、宝天高速公路为主轴的旅游精品线路。大力发展“农家乐”旅游,积极发展生态休闲游等新型旅游项目,真正把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做大做强旅游业。
第五,高度关注民生,展现社会事业进步新面貌。坚持将社会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按照“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要求,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多地享受经济提速发展的成果和实惠。进一步巩固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做好城市低保人员医疗保险与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并轨工作,构建多层次的医疗保险体系。继续稳步提高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和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大力推行工伤、生育和农村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建立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向社会提供公平均等的教育机会。加大文化产业扶持力度,加快乡镇文化站和“农家书屋”建设步伐,努力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继续落实县级领导信访包案和接待上访群众制度,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依法防范和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全力维护社会稳定。
(作者系中共天水市麦积区区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