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安:风正劲足气象新
□冯喜成 牟华 张小红

(配图:天水在线)
阳春三月,生机勃发。古成纪秦安广袤的山川大地上,处处呈现出一派抢墒覆膜、植树造林的火热场面。县委书记陈天雄、县长王东红等县四大组织领导及县直部门1000多名机关干部,深入到村组农户和田间地头,开展调查研究,了解村情民意、帮助春耕生产,为农民群众讲政策、送信息、传技术、解难题,给当地新农村建设带来了新气象,注入了新活力。
新征程绘就新蓝图
刚刚过去的一年,是秦安县经济社会发展最好最快的一年,全县生产总值完成19.16亿元,比上年增长14.2%;财政收入完成701万元,增长23.6%;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5402元,净增40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795元,净增135元。
新年新思路,新年新举措。早在去年12月29日,县委十四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研究确定了新一年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年初召开的“两会”明确提出了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任务,3月5日召开的全县工作会议又对全年的各项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
县委、县政府提出,200年,全县继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继续坚持以农业为基础,以商贸为依托,以加工业为支撑,紧紧咬住“以商兴市、以市建城、以城带乡、工贸联动、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方针不放松,充分发挥特色产业优势、商贸流通优势、传统文化优势、旅游资源优势和人力资源优势,全面实施“项目拉动、商贸带动、产业推动、城乡联动、三产互动”战略,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基地建设、品牌建设、专业市场建设和小城镇建设,统筹协调发展社会各项事业,稳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力打造“中国西部小商品城”、“陇东南历史文化名城”和“全国林果产业基地县”的优势品牌,全面加快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秦安建设进程。

打好农业生产第一仗
人勤春来早,桃乡备耕忙。秦安县把全膜覆盖、林果基地建设、发展规模养殖当作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全县动员,全民动手,抢抓时节,狠抓落实,全力以赴打好今年农业生产第一仗。
走进秦安清水河流域,但见条条银白色的农膜铺遍山川田野,与片片新栽植的果园互相映衬,构成了一幅壮观宜人的农田美景。在莲花镇南片袁山、小户、曾梁等10村的5000亩全膜覆盖点上,村民们正在抢墒铺膜,袁山村村民王增福一边铺膜一边告诉记者:“去年,我这八分全膜玉米地里,产了1300多斤,算下来,比单膜种植玉米每亩要多产300多斤”。包片的莲花镇党委副书记、人大主席聂军介绍说:“镇上去年示范推广全膜玉米种植1600多亩,老百姓尝到了甜头,今年种植的积极性更高了,我镇今春要完成县上下达的9000亩全膜覆盖任务。可以说,全膜覆盖是大田作物地膜种植的第二次‘白色革命’”。与莲花镇接壤的五营乡,集中连片的王洼、何洼等9村3000亩全膜覆盖种植点已全面完成,群众开始点播下种。据了解,秦安县今年以推广旱作高效农业技术为重点,进一步扩大地膜覆盖面积,种植地膜粮食作物22万亩,推广玉米全膜覆盖双垄沟播技术示范9万亩。其中在刘坪等5乡镇各建3000亩示范点1个,在陇城等6乡镇各建2000亩示范点1个,在兴国等6乡镇各建1000亩示范点1个,在17个乡镇建立500亩示范点3个以上。
在陇城镇王李沟流域5000亩苹果示范基地建园点上,广大群众正在挖坑栽苗、盘树铺膜。现场指挥的乡党委书记孙钰介绍说,镇上在去年完成范吕沟流域5000亩核桃示范基地建设的基础上,今年又规划栽植8100亩的优质富士苹果园,目前已从陕西眉县调运苗木11万株,已完成定植2200亩。林果大乡刘坪乡今年继续扩大果椒建园面积,全年规划完成6600亩,其中在秦洼、树庄等6村栽植优质桃园1500亩,在胥沟、川子等7村栽植优质苹果园2000亩,在老湾、黄湾等5村发展酸苹果基地1500亩、花椒基地1000亩,年末果椒园面积将达到34000多亩,仅老湾村村民高来田一家今年新栽植果园4.1亩。秦安县今年林果基地建设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县上坚持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超常规发展,全年要新建林果基地12万亩,其中以花牛苹果、富士苹果为主的苹果基地4万亩,中晚熟桃基地1万亩,酸苹果基地3万亩,花椒基地2万亩,核桃基地1万亩,其它林果基地1万亩,建成果椒专业村10个,万亩乡镇5个,千亩以上基地10个。

千名干部下乡助春耕
3月13日,清水河畔的五营乡徐洼村川地里,一派繁忙铺膜的景象。下乡调研的陈天雄、王东红、张永刚、张义明等县上领导脱掉外衣,挽起裤腿,扶起步犁,起垄铺膜,和当地农民一起辛勤劳作。村民徐三商深有感触地说:“县委书记、县长帮着咱农民耕地种田,我50多岁的人第一次见到。”在秦安春耕生产第一线,到处都有机关干部忙碌的身影,他们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扑下身子助春耕,真心实意办实事,受到了群众的欢迎和称赞。
秦安县于2005年、2006年先后两次集中组织开展了以“围绕新农村建设,调查摸底、宣传发动、发现问题、解决矛盾,整体推进各项工作”为主题的千名机关干部下基层活动,真正达到了摸清情况、完善思路、解决问题、转变作风、锻练干部、推进工作的目的。去年,县委、县政府在认真总结两次下基层活动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出台了《关于机关干部经常性联系和服务群众工作的意见》,建立并落实干部经常下基层开展工作的长效机制,要求县级干部每年深入联系点和基层单位调研、指导、帮助开展工作时间不少于3个月,走访群众不少于100户,深入学校不少于10所,科级及一般干部每年下基层时间不少于2个月。今年3月5日召开的有县乡村三级干部参加的全县工作会议,对机关干部下基层活动进行了部署。这次下基层活动为期两个月,主要开展“四进五送”、“三访二调”活动,即组织机关干部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市场;送政策、送知识、送技能、送信息、送温暖;进行访贫问苦、访贤问能、访计问策;调查社情民意和基层党组织建设情况,切实帮助基层解决一些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县委要求,在当前农业生产的大忙季节,全县要精简会议,集中力量,上上下下抓好当前各项工作的落实,为全年各项工作开好头、起好步。
在下基层活动中,农办、农牧、林业、果业、畜牧、农技、农机等涉农部门的400多名干部职工和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到全县17个乡镇428个村开展了春耕帮扶活动。县林业局成立了由局长伏永平为组长,包片领导及包乡技术人员为成员的技术指导小组,实行行政技术双轨责任制,90多名林业干部在建园一线具体指导果园规划、苗木调运、栽植管理等。县果业局局长、高级农艺师高启太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先后在兴国、莲花、刘坪等乡镇举办苹果无公害优质生产技术培训讲座12场(次)。县畜牧站站长、高级畜牧师蔡黎强先后深入到莲花曾梁、安伏陈河等专业獭兔养殖村和好地、双庙等规模养鸡场开展现场技术指导20场(次)。县农技中心技术员冯世杰、何根旺在千户乡汪山等村开展了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培训,向群众散发《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要点》等科技资料2万多份,并手把手地向群众传授种植技术。
下基层活动开展以来,全县机关干部共走访农户1.1万户,召开党员群众座谈会900多次,宣讲十七大精神600多场(次),举办各类培训班180多期,培训人员2万多人,散发科普资料8.7万多份,排查调处矛盾纠纷200多份,争取落实致富项目230多个,为群众帮办实事、好事1500多件。县、乡、村三级干部联动帮扶助农、携手共谋发展,在全县上下营造了锐意创新、真抓实干、风正劲足的良好氛围,形成了上下齐心、团结协作、共谋发展的工作合力,为秦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和工作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