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的炎阳下,在陇南青山绿水的怀抱中,一群光屁股的小孩在河里尽情地戏水玩耍。7月13日,成县索池乡安楞村农民张金怀,面对曾给过他许多童年欢乐的犀牛江,十分感慨,如今犀牛江河道千疮百孔,满目疮痍。往昔美好的家园快乐,一去不复返,成了张金怀永恒的回忆。而造成这一切的,就是康县康宁公司和康县鑫磊公司两家企业,在犀牛江河道疯狂的违法采金活动。
犀牛江是嘉陵江上游的一条支流。它源于小陇山南坡,进入礼县被称为西汉水,进入徽成盆地后,称为犀牛江,最后汇入嘉陵江。据当地有关资料记载,犀牛江中有马口鱼、黄拉丁、鲶鱼、甲鱼等10多种高原冷水鱼类。在近百米宽的河道两侧,是村民们垦种了几十年的上好水田。犀牛江流至康县太石乡,把一份厚礼送给了当地,那就是储量丰富的砂金矿藏,却由此给他们带来了惨遭毁灭的厄运。
据康县有关部门介绍,太石乡金矿区长达11公里,自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就有零星的开采活动。2002年以来,康县康宁矿业公司和鑫磊矿业公司,先后办理了《矿业资源勘查许可证》后,便开始了在犀牛江上的探矿活动。这两家企业的探矿证,分别于2004年12月4日和2005年7月3日到期。之后,他们并没有取得新的探矿证,而自始至终也没有取得采矿证。即便证照不全,这两家企业仍然以探代采、无证开采,将犀牛江翻了个底朝天。据当地村民讲,近3年来,这两家企业将几十台挖掘机开进了河道,进行大规模的挖砂淘金。
记者沿江而行十余公里,宽广的河道中央堆起了四五座巨大的砂石山,两岸随处可见乱堆乱放的砂石。浑浊的江水被砂石挤得若隐若现,几乎没有了成形的河道。有六七块几十亩大的水面映着蓝天白云,给人一种美丽的错觉。一位村民说,那围起的水塘有近百米深,是采金者挖砂淘金后没有回填造成的。村民们目前非常担心,一是怕小孩们在江边不慎溺水,二是怕牲畜走近跌落被淹。不仅如此,今年5月以来,因为河道不畅通,江北成县索池乡安楞、小川村有上百亩水地被淹,直接影响到村民们的生计。而此时采金者已不知去向,村民们的损失得不到应有的赔偿。
据了解,这两家企业的违法采金活动,是在向康县有关部门缴纳了80万元的资源补偿费后,得到当地政府部门许可的。据有关人士透露,其中一家企业采金每天多达1公斤,价值10多万元,年收入在数千万元。而大肆挖砂后,对河道的破坏却没人负责修整。面对惨遭破坏的犀牛江,两者相比,孰轻孰重,令人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