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量的垃圾被倒入白龙江,江水遭到污染。

 保护区周边约10个铁合金厂排出的大量有毒气体和粉尘飘向大山中大熊猫的栖息地。

 保护区核心区发现大熊猫足迹的雪地上,大量的黑色铁合金粉尘让人触目惊心。

 垃圾吸引了大量的乌鸦前来觅食。
甘肃白水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甘肃省文县、武都两县境内,面积223671公顷,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地处岷山山系的边缘,最高峰海拔3530米,区内山重水复、地势险峻、风景秀丽、加之地处北亚热带和暖温带过渡地带,植物资源丰富多样,植被垂直分带明显,高等植物约有3000种,其中国家保护植物有20多种。
动物区系属古北界和东洋界的过渡地带,陆栖脊椎动物有265种,其中国家保护动物有大熊猫、羚牛、金丝猴等20多种,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
2005年记者两次来到这里进行了近20天的深入采访。采访中发现,在保护区全体工作人员的辛勤努力工作下,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大熊猫种群数量稳定并且明显增多。
但是由于保护区管辖面积大,管护人员相对较少,一些地区人为活动较为频繁,入山难以控制,生态破坏对大熊猫造成了安全隐患;在采访中记者还发现,建设在保护区周边的工厂和随意倾倒的垃圾,对保护区大熊猫的栖息地的已造成破坏。(本报记者田蹊 摄影报道)
甘肃白水江自然保护区4大熊猫死亡调查

 保护区周边约10个铁合金厂排出的大量有毒气体和粉尘飘向保护区的山林。

 小溪边饮水的“国宝”大熊猫。

 保护区内放牧将对地表生态造成破坏。
动物区系属古北界和东洋界的过渡地带,陆栖脊椎动物有265种,其中国家保护动物有大熊猫、羚牛、金丝猴等20多种,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

 保护区内放牧将对地表生态造成破坏。

 零星砍伐是屡禁不止的“顽疾”。

 村民连喂牲口的“料槽”都是用原木凿成的。
2005年记者两次来到这里进行了近20天的深入采访。采访中发现,在保护区全体工作人员的辛勤努力工作下,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大熊猫种群数量稳定并且明显增多。

 靠山吃山,保护区内村民的柴薪及房屋全部取材于保护区山林。

 靠山吃山,保护区内村民的柴薪及房屋全部取材于保护区山林。

 大量的垃圾被倒入白龙江,江水遭到污染。
但是由于保护区管辖面积大,管护人员相对较少,一些地区人为活动较为频繁,入山难以控制,生态破坏对大熊猫造成了安全隐患;在采访中记者还发现,建设在保护区周边的工厂和随意倾倒的垃圾,对保护区大熊猫的栖息地的已造成破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