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丛:探索三农工作新思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中共敦煌市委书记 包东红
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要求,全面推进农村和谐、快速发展。
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确保农村经济有新发展。建设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敦煌市是传统的农业县市,正处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适应型调整向战略型调整的转型时期,必须坚持以工业化发展理念指导农业,以现代科技提升改造农业,以现代经营形式发展农业,加快现代农业建设进程。要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推进科技推广应用,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推进小城镇建设进程。
以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为目标,完善农村基础设施,确保农村生产条件有新改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系统工程,要坚持公共财政向农村倾斜、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的原则,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努力提高农民生活质量。要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改善生态环境。围绕敦煌绿洲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在积极争取“引哈济党”工程项目的同时,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水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供需平衡,保护、恢复和改善生态环境。
以健全体制为目标,深化农村各项改革,确保新农村建设有新活力。当前,深化农村各项改革的重点是:一要深化以农村税费改革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建立调动基层发展的新体制。积极稳妥地推进乡镇机构改革,通过精简机构、妥善安置分流人员等有效措施,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职能。二要积极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富民安民的新体制。要借鉴发达地区的成功经验,健全支持农民创业的政策制度,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低保、社会救助等体系,健全完善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扩大医疗卫生覆盖面。三要加快推进农村金融改革,建立保障农村投入的新体制。建立健全农村信贷制度,不断加大对农业的信贷比重,增加农业投入,为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和今后实现农民收入的长期稳定增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以提高农民素质为目标,营造文明和谐的新风尚,确保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有新进展。一要倡导农村新风尚,使农民成为文明人。大力实施公民道德纲要,深入开展普法教育,组织开展“我爱敦煌”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倡导科学、文明、健康和知法、懂法、守法的新风尚。二要培育农村新文化,使农民成为文化人。以农村社区化为目标,加快建设农村文化馆、图书馆、体育健身中心、文艺广场等文化公共事业,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培育良好的农村文化环境,满足农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三要发展现代新教育,使农民成为现代人。围绕城乡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进一步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普及农村九年制义务教育和高中学历教育;围绕加快农村劳动力输转,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的农民技术培训体系,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和远程教育,彻底扫除文盲,提高农民综合素质。
以实现民主管理为目标,健全乡村治理机制,确保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有新提高。健全村级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进一步完善“一事一议”制度,搞好村务公开、政务公开和财务公开,健全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机制,使广大农民群众真正拥有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在继续增强农村集体组织经济实力和服务功能、发挥国家基层经济技术服务部门作用的同时,以建立村组社区化服务、物业化管理为目标,鼓励、引导和支持农村发展“民管、民办、民受益”的各种新型的社会化服务组织和农村法律、财务等中介组织,用“产业型农村服务体制”取代传统的“事业型农村服务体制”,为农民生产经营和维护合法权益提供有效服务。(作者系中共敦煌市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