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兰州6月19日消息(记者孟永辉 焦健 通讯员张萍 张春生)近日,甘肃省敦煌市在党河水库北面玉门关岔道口,采用发射增雨火箭的作业方式,实施了人工增雨工程。据气象部门观测,这次人工降雨从当天晚22:08分一直持续到第二天凌晨3:41分,共降雨13.3毫米,占敦煌年均降水量的三分之一,人工增雨取得了明显成效。

降雨给市民带来了一丝清爽
甘肃省敦煌市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县市,地处库穆塔格大沙漠边缘,属典型的沙漠干旱性气候。敦煌历年6月的平均降水量为8mm,6月中旬的降水量只有2.9mm,而这正是农作物生长发育需水的最佳时期。为了解决好这一需水与缺水的矛盾,2005年底,敦煌市对历年来的可降水量天气及降雨情况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调查,调查表明敦煌每年降雨天气是40次左右,其中可实施人工降雨的天气是30次左右,具有实施人工降雨的基本条件。当地政府安排财政专项资金7万元,购置了增雨车载发射架及增雨炮弹16枚。成立了实施人工增雨工程协调领导小组,农牧部门及时将有关的情况准确提供给了气象部门;气象部门选择以增雨火箭作业作为实施人工增雨工程的主要方式。

发射增雨火箭
这次人工增雨持续时间达5小时33分钟,共计降雨13.3mm,按作业面积0.3万平方公里计算,净增降水量达到0.3亿立方米。相当于给棉花等主要农作物浇了一次头水,对农作物进行了一次适时灌溉,在一定程度上为农民减轻了部分水费负担,还为缓解敦煌旱情,增加空气湿度,有效保护周边生态环境起到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