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甘肃新闻>>酒泉>>正文

敦煌,尘封千年的旧梦
(2006-6-19 13:29:14) 有位读者读过此文 来源:南京报业网-金陵晚报  打印本页

  金陵晚报报道

  推荐人:刘丽

  年龄:28岁

  职业:大学教师

  旅游感悟:“如果只能到甘肃一个地方,那一定是敦煌!”

  敦,古之盛器,煌者,辉煌也,也许千年前的先人给敦煌起名字的时候,已经就预见到它后世盛载的辉煌。 敦煌莫高窟,开凿时间持续几百年,但主要是创作于唐。它把很多辉煌的人类文化艺术成就定格化,让它尘封千年后在一个完全不同的现代社会里重见天日,从雄浑凝重的造像中,我们还清晰地看到了盛唐的气象,从他们平和深邃的神态中,我们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胸襟,于是,千年前轻舞飘扬的飞天,一再出现在现代人的艺术舞台上,而反弹琵琶,却高耸在敦煌的市中心,成了城标。

  出了石窟,登上一边的沙山。望见整条石窟延绵向远处;与周遭的沙山融和成一种颜色。这不仅仅是苍凉的色彩,这也是敦煌的色彩,而那些洞中壁画的颜色不过是人们对佛的杜撰,正如释迦牟尼自己说的“无色无象”。作为艺术,我不得不惊叹敦煌的伟大。它源于佛教,却超脱其本身。

  从门口到月牙泉还有两公里,一路上只有我静静走在沙漠上,身边偶尔有骆驼队经过,是载人收费的。看着一张张兴奋的笑脸,我也回报以微笑。听着铃声远去,我好像回到了古代,大漠,骆驼队,绿洲。不知不觉中,已到了月牙泉。

  鸣沙山上,滑沙的人们在欢笑,骑着骆驼的情侣对着镜头遥望丝路,鸣沙山下正是被誉为“美绝人寰”的月牙泉,远眺恰如一弯月牙,微风吹来,月牙颤动,美得让人又想静默,又想呼喊,这片鸣沙和泉水已经共处了千万年,沙不填水,亘古不变。

  假如说从前对于敦煌有过许多幻想与猜测,而在梦想成真的那一刻,我们竟激动得不能自已。鸣沙山上渐渐西坠的夕阳,晚霞也被它渲染上浓墨重彩的血红,然后被那重重叠叠起伏到地平线的沙浪一点点、一点点吸收,让人想起残酷与温柔。莫高窟那洒在每洞每窟外纯然灿然如佛光的金色,骄傲得让刚从幽暗中走出来的我不敢正视。那千年照耀玉门关、河仓城的暴戾骄阳眼看着绿洲片片枯萎,每个人变老然后死去。而风则是另一种不同寻常的东西。它卷起沙尘,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湮没着残破的汉长城;它载着苍凉冷涩的埙声飘入卧佛的耳中;也是它让悠悠驼铃送着星空下驼背的我们一直回到了千年前的古丝路。正是这阳光与风形成干燥的空气,保护了自前秦以来的壁画。

  旅游提示:莫高窟内禁止拍照;阴雨天洞窟不开放;参观时最好带手电筒(景区外也可租到);参观时间最好选在清晨(因为有参观人数的限制,而且早上光线较好);非专业人士在进洞之前最好读一些关于莫高窟的介绍,否则很难看明白壁画的玄妙。


最 新 图 片
努力实现甘肃又快又好的发展—— 甘肃省省长陆浩答中国经济时报记 图文:东方国际模特大赛甘肃分赛 信步兰州 哪一条街让你留恋? 未来两个月省运会火种将在14个市 大整容 绿色广场打通西关

相 关 新 闻 相 关 专 题
·甘肃产三宝“苦水玫瑰-百合-主持人”
·5万盆鲜花扮靓敦煌
·敦煌机场改造工程纳入民航“十一五”规划
·敦煌 巨大的文化意象
·图文:生态危机逼近敦煌
·敦煌铁路啥时候通?
·敦煌发现3处清代民居
·敦煌市推进环保城市建设
·兰州至敦煌首条民营航线正式开通
新 闻 评 论
请注意: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天水在线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天水在线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天水在线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

最新新闻
·敦煌,尘封千年的旧梦
·06年6月30日起 沈铁管内K128次列车终点延长至兰州
·618条“现代龙”将盘踞龙园
·观摩团昨“考”亚欧 新世界
·激情飞扬话荣辱--第四届甘肃省宣传部长论坛侧记
·永靖打造水上旅游名胜区
·750千伏兰州东-平凉-关中输变电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公示
·今日兰烟系列报道之二:兰烟缔造完美“兰州”
·匆匆贵清行
·全新的使命——兰州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纪实
·甘肃省事业单位改革收效明显
·“正宁机械师”走俏东南沿海
·天祝旅游产业发展喜人
·临夏发生小麦条锈病 防治工作紧锣密鼓
·第四届甘肃省宣传部长论坛在白银举行
·成都市委书记李春城会见甘肃省陇南市考察团一行
·甘肃高考阅卷昨日结束 未见满分作文
·兰州至成都新增3趟航班
·甘肃陇南市招商引资项目推介暨签字仪式昨日在蓉举行
·兰州每辆出租车一次性“油补”135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