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7分
——甘谷二中学生王波摘得全省理科“榜眼”桂冠

兰州晨报天水讯(记者王兰芳)6月22日下午6时许,高考成绩面向社会公布,甘谷县第二中学学生王波以697分的高分摘得全省理科“榜眼”桂冠。据了解:这在甘谷高考史上是史无前例的。记者闻讯后在第一时间赶到王波家中采访。
考个全省第二名出乎意料之外
当晚8时许,记者赶到甘谷县第二中学门前时,只听噼噼叭叭的鞭炮声响个不停,一张大红喜报醒目的张贴在学校大门前。该校校长王贵子高兴的对记者说:“太高兴了,在你来之前,我们只听说王波是全省第三名,没想到他仅以一分之差和状元失之交臂,真的很不错!”随后,在王副校长和两任班主任张老师、郭老师的带领下,记者赶到位于该县新兴镇柏林峪村的王波家里采访。
柏林峪村是个自然条件艰苦、非常偏僻的村子,村民主要以务农为生。晚上9时30分许,当记者走进王波家时发现,他家家境窘迫,摆设陈旧。令人眼前一亮的是,王波近几年来所得的的十多张奖状把半面墙糊的严严实实。王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一个劲的说:“真的没想到,这个成绩出乎我的意料之外,简直太高兴了!”他说,高考结束时,他估分估了680分,当时语文只估了120分,比准确成绩少了整整10多分。据了解,王波在这次高考中理综考了293分、语文131文、数学139分、英语134分。谈起他平时学习方法,他说,学习要塌实,不能偏科,在做题时首先要弄懂题意,搞清题目和知识点的关系,做题思路一定要清晰。答生物题,要尽量用专用语言,不能自己近忧题面意思胡编,要充分运用课本所学。与此同时,不要搞题海战术,要和学校的学习进度保持一致,养成全面分析问题对待问题的能力。据王波讲,此次他报考的第一志愿是“清华大学生物工程专业”。
高中三年学习一直名列前矛
张芳琴老师是王波应届班的班主任。当天下午5时35分,当她第一时间查到自己的爱徒的成绩时,她喜不自禁,立刻从自己的教师宿舍飞奔出来,见人就说:“王波考了697分!”当她跑到校长办公室时,早已上气不接下气,但她顾不得喘口气,急忙将这一天大的喜讯告知校长。据张老师介绍,2004年,王波以700分的优异成绩夺得全县中考状元,进入县二中学高中部学习。三年以来,王波曾多次荣获省、市、县奖励。2006年时,王波曾荣获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高三年级二等奖;第23届全国高中生物理竞赛天水赛区一等奖;2007年全国中学生英语竞赛高三级一等奖;2004年被团省委授予第七届世纪之星——甘肃省优秀中学生称号;2007年获第七届甘谷“十佳德育之星”荣誉称号。张老师说,2007年,王波应届高中毕业,当年考了656分,因没有考到自己理想中的北京大学,他毅然选择重新复读。补习班主任郭老师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结合王波平时学习表现,他考取这个成绩是我意料中的事。”据该校王校长介绍,能获得全省“榜眼”,这在甘谷县高考史上是史无前例的,的确值得好好庆贺。

图为甘谷县往届生王波与父母合影(配图:天水在线)
四处借债也要把孩子送到高校
记者在王波家发现,得知王波考了全省第二名,他家的亲戚几乎都来了,前来道喜的人挤了一屋子。王波的父亲对记者说,柏林峪村条件不好,大多村民以务农为生。他是县油墨厂的退休职工,一个月的生活费仅够维持一家老小生计,家里几乎没有存款。据了解,王波有五个姐姐,前面三个姐姐已经出嫁,五姐前年考到天水师院今年上大二,四姐为了帮小弟、小妹完成学业外出务工,家里日子过得紧巴巴的。即使这样,看到儿子如此优秀,王波的爸爸、妈妈乐得合不拢嘴,用他爸爸的话说,儿子得了榜眼是山沟沟飞出了金凤凰,是全村人的骄傲。过几天他会四处筹钱,就是借钱也要让儿子风风光光的去上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