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210家工业企业基本恢复生产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前5个月实现增加值13.76亿元 同比增长13.9%

(配图:天水在线)
【本报讯】(记者漆艳 文涛)“5·12”汶川大地震波及我市,造成部分企业严重受损,导致工矿企业停产和半停产。面对灾情,天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采取积极有效抗震救灾措施,企业想方设法在确保生产安全,稳定人心上下功夫,真正做到了一手抓抗震救灾及灾后恢复重建工作,一手抓企业生产经营,保障了全市经济社会的稳定发展。目前,全市210户工业企业已基本恢复正常生产。同时,今年前五个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13.76亿元,同比增长13.9%,增速比前4个月增长0.2个百分点。

据了解,这次地震中,全市共有210户工业企业受到不同程度损害,41户严重受灾,倒塌职工住房45户、厂房19幢、办公楼2幢,建筑面积达3975平方米,倒塌围墙7500多米,直接经济损失约4亿多元。特别是天水春成锅炉有限公司、天水金驼工贸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天水华圆制药设备有限公司生产大楼、天水岐黄制药业公司制剂楼、甘肃春风纺织集团成品库因地震损失严重,无法短时间正常恢复生产。灾情发生后,市委、市政府迅速反映,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全面排查部署并组织开展抗震抢险救灾工怍。同时,始终坚持一手抓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一手抓经济建设,坚定不移做到“两不误、两促进”,加强政府职能部门对工业经济运营的服务协调,加快工业企业恢复生产,确保了工业增加值稳定增长和各项任务按期完成。目前,除天水春成锅炉有限公司因主要生产车间在地震中设备压埋,无法立即恢复生产外,其余受灾企业已对受损设备进行了维修,对受损厂房进行了加固,排除了影响正常生产的险情,并全面或部分恢复正常生产。

天水星火机床有限责任公司是天水市装备制造业的龙头企业。地震发生后,公司领导多次深入车间班组动员,广大员工日夜奋战,生产经营工作取得佳绩。仅5月12日至27日半个月时间内,虽然余震频繁,对生产造成了一定干扰,但公司产品出产、发货及货款回收同比分别增长27%、34%和36%。

天水长城开关厂有限责任公司部分厂房受损,锅炉报废,部分关键设备程序紊乱和移位,住宅区部分建筑物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地震发生后,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张希泰靠前指挥,在对员工进行疏散后,成立了厂区生产、厂区保卫等6个小组,使应急保障体系及时有效运转起来。公司党员干部积极带头,冲在抗震救灾和恢复生产第一线。抗震救灾期间,正是公司新品EVHl真空断路器样机装配调试的关键时期,为确保新品能够按时参加北京电科院开关所新品试验,早日使公司新产品投向市场成为公司新的经济增长点,在公司副总经理马炳烈的带领下,课题组成员在公司防震放假期间,与试验所的员工一道不顾个人安危,全身心投入到新品调试工作,抢时间、争速度,5月22日上午顺利完成调试工作并发运至北京电科院开关所,在最短的时间内把高质量的新产品提供给用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