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住龙头提速发展
———天水振兴装备制造业纪实
甘肃日报记者 赵建卿

(配图:天水在线)
曾因机制不活、债务负担沉重而濒临崩溃的天水红山试验机械有限公司,在2006年10月企业改制后,紧紧抓住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及天水启动“振兴装备制造业”行动计划这一历史机遇,大胆解放思想,真抓实干,两年时间成为天水市“10强50户”企业。今年一季度工业增加值比去年同期增长386%,工业总产值比去年同期增幅127.4%,工业销售产值增幅326%。
如今,在天水已涌现出一批这样焕发生机的装备制造企业。
振兴装备制造业,为企业带来生机天水装备制造业的主体是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从东北、华北等地搬迁建设的“三线”企业,这些企业曾为这座古老的城市注入了活力。然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这些企业因背负沉重的社会负担,机制老化,如履薄冰地生存着。2007年,传来振兴装备制造业的好消息:省委、省政府将这一年确定为“装备制造业发展年”。在省两会期间省委副书记、省长徐守盛参加天水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振兴装备制造业,天水要走在全省前列。4月3日,来自省投资贸易促进局的消息称,国务院西开办出台的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中,国家把天水列为振兴装备制造业基地。紧接着,4月5日,全省振兴装备制造业工作会议在天水召开,天水迎来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春天。
天水市委、市政府认识到,这一历史机遇十分难得,振兴装备制造业势在必行,时不我待。加快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已成为天水“工业强市”最迫切的任务。目前,天水初步形成了以机械制造、电子电器、电子信息为主体的装备制造业工业体系。据统计,天水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企业60户,资产总额66.4亿元,从业人员2.7万多人,今年一季度全市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完成工业增加值3.55亿元,同比增长9.2%;完成工业总产值10.15亿元,同比增长11.1%;实现利税1.03亿元,同比增长50.3%。装备制造业日益成为拉动天水工业经济增长的“领头羊”,成为支撑天水工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中坚力量。

工业强市,凸现装备制造业的主体地位
坚定不移地实施“工业强市”战略,是天水市委、市政府努力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天水的战略方针。从工业发展现状出发,天水市把加快以装备制造业为主体的工业经济发展放在突出位置,先后制定了《关于加快实施“工业强市”战略的决定》、《天水市“十一五”装备制造业发展规划》和《关于振兴装备制造业促进工业经济提速发展的意见》等,成立了以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振兴装备制造业协调领导小组,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和市领导联系重点企业制度,集中研究并解决了部分企业提出的生产经营、改革发展等23个难题。
天水市把企业改革作为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减轻历史负担、增加内在活力的根本性措施,积极探索,努力推进,收到明显成效。截至去年底,全市已完成改制企业442户,改制面达96%,共有28户企业列入了国家政策性破产计划,涉及职工4.53万人,可为企业核销各类债务42.6亿元,其中市属23户破产企业已争取到国家和省上补助资金5.55亿元,可一次性解决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各类拖欠4亿多元。企业改制给绝大部分装备制造企业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如华天微电子有限公司改制后,企业销售收入由2003年的1.53亿元增加到2007年的7.35亿元,4年增长3.8倍。

装备制造业企业着力于自主创新,提升了发展水平。2007年,经主管部门积极争取,20户企业的27个项目被列入省重点技术创新和振兴装备制造业扶持项目,争取落实项目补助资金1100万元。国内首台钢管扩径机的研发产出,结束了我国大口径直缝埋弧焊管生产线完全依赖进口的局面;大型数控超精密菲涅尔透镜加工设备,通过了科技部课题验收和省级鉴定,其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相继引进和新上了一批自动化和现代化程度较高的先进设备和生产线。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个,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技术中心18个,省级以上创新型试点企业12个,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23个。培育了“长城”电器、永红塑封集成电路、“星火”机床、“燎原”凿岩机、“海林”轴承、“石林”接触器等一批名牌产品。星火机床公司“SPARK牌数控机床”(普及型及以上)荣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实现了天水市中国名牌产品零的突破,全市累计创建省级以上名牌产品29项。天水长城电器试验研究所升格为国家高低压电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是西北唯一一家国家级工业电器产品检测中心。华天科技A股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募集资金4.45亿元,结束了天水市没有上市公司的历史。天水锻压机床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廖世安、星火机床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李维谦先后荣获“甘肃省科技功臣”奖。

天水市实施促进工业经济提速发展的“12341”行动计划,设立振兴工业经济专项发展基金和市长专项奖励基金,并积极争取国家和省上的支持,落实兑现“三线调迁”企业退税、出口创汇退税、技术改造项目贴息、技术创新项目补贴等导向性扶持政策,全市装备制造业快速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目前天水装备制造业销售收入上亿元的企业达到11户,其中华天微电子公司、星火公司、长开厂3户企业超过5亿元;海林、铁路电缆、213电器公司3户企业超过2亿元。涌现出一批带动天水工业经济发展的“小巨人”企业,星火机床先后荣获国家“最具市场竞争力”品牌和全省唯一一家“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长开厂入选中国机械500强,并荣获“甘肃经贸企业特别贡献奖”;213电器公司入选中国机电行业影响力企业100强;华天电子集团等5户企业入选甘肃工业100强;电缆厂连续4年荣获西门子最佳供应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