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兰州讯 (记者王朝霞)记者从省农技推广总站获悉,我省推广的继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之后又一旱作农业重大创新技术——全膜覆土穴播小麦技术,今年推广面积100.5万亩,由于播种质量高,加之降雨较往年偏多,目前小麦普遍苗匀苗壮,叶色浓绿,叶宽茎粗,长势喜人,丰收在望。
大力推广全膜覆土穴播技术,对于我省提高旱地小麦生产水平、确保口粮安全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小麦全膜覆土穴播技术的推广,要求2012年全省推广100万亩,“十二五”末推广至500万亩。今年省财政筹集资金2800万元,在9个市州的34个县区实施。省上集中招标采购农膜1500吨,小麦穴播机、人畜力覆膜覆土机、机引覆膜覆土机等机械8950台,给农民每亩补贴地膜1.5公斤。
全膜覆土穴播小麦长势明显优于露地小麦。截至5月底,全膜覆土穴播小麦株高普遍较露地小麦高5至10厘米;叶片明显比露地小麦宽,且叶色浓绿;单株分蘖平均3至4个,而露地小麦平均1至2个。全膜覆土穴播技术保墒效果好,土壤水分含量明显高于露地小麦,据测定,全膜覆土穴播小麦平均土壤水分含量达到24%以上,较露地小麦高3至5个百分点。全膜覆土穴播小麦土壤温度明显高于露地小麦,土壤温度较露地小麦高1至3摄氏度,促进了小麦的生长发育。
同时,全膜覆土穴播有效解决了小麦出苗过程中播种穴与幼苗错位的问题,避免了人工放苗,有效减轻了劳动强度,深受农民欢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