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生命线的运输尖兵
甘肃道路运输业抗震救灾纪实
“你们的行动非常迅速,你们的保障非常出色!”交通运输部公路司司长戴东昌如是评价我省道路运输行业的驰援救灾工作。
在大灾面前,我省道路运输人不辱使命,一面积极自救,一面从我省重灾区紧急驰援大地震震中汶川。一幕幕的大义之举证明了他们是一群———
大震袭来,我省陇南、甘南、天水、平凉、定西、庆阳等地都受到影响,造成了重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成为了四川之外的第二大受灾省份。作为国民经济基础性产业的道路运输业也不例外,我省道路运输站场、运政设施、职工住房等设施不同程度受到损坏,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48亿元。
汶川地震牵动着亿万同胞的心,而如何让救援人员和物资快速进入灾区则牵动着道路运输人的心。
灾难面前,甘肃道路运输人按照省委、省政府和交通运输部的安排部署,在省交通厅的坚强领导下,全力投入抗震救灾,圆满完成了各项运输保障任务,不仅积极展开自救,还上演了一幕幕从重灾区驰援重灾区的大义之举。
紧急部署 全力以赴保障运输
大灾当前,省交通厅党组书记、厅长杨咏中深知快速反应快速出击的重要性,要求立即启动《甘肃省道路运输行业地震运输应急预案》,落实应急储备运力。
5月13日上午,甘肃省委、省政府和省交通厅领导指示下达后,作为甘肃道路运输行业管理指挥中枢的甘肃省公路运输管理局召开紧急会议,传达学习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领导的重要批示精神,全面安排部署全省道路运输行业抗震救灾工作。
经过一番紧张部署,省运管局迅速成立以局长王繁己为组长的全省道路运输行业抗震救灾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全省道路运输行业抗震救灾工作,并要求各受灾地区运管局(处)也立即成立相应的抗震救灾机构,在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统一指挥下,紧张有序地开展抗震救灾工作。
从地震以来到15日14时,仅仅三天时间内,全省共落实应急客运车辆460辆(计16570个座位数),货车应急车辆349辆(共计2320个吨位),严阵以待。
甘肃交通运输信息化水平在全国交通运输行业中属拔尖的,曾得到交通运输部李盛霖部长的肯定和赞誉。在此次抗震救灾中,全省省、市、县三级101个道路运输信息中心和道路运输应急指挥中心、GPS监控中心全天候开通,对全省一、二级汽车站即时监控,对1万辆快客和危货运输车辆通过GPS系统随时指挥调度。全省道路运输行业每天将灾区道路运输情况通过甘肃交通广播电台等新闻媒体向社会发布,提供出行信息服务。
非常时期用非常手段,由于前往灾区的道路充满各种不确定的危险因素,省交通厅要求在抗震救灾的日子里高度重视道路运输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把保障运输安全作为行业抗震救灾的一项重要内容,严格落实各项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强化安全生产监管,确保广大受灾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精心的准备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从地震发生到6月4日,除武都发往昭化班线停班,武都发往成都班线绕道行驶,文县发往成都班线一度停班外,我省4800多条班线全部正常运行。截至6月4日,甘肃道路运输人运送旅客220.476万余人,其中救灾人员及受灾人员9000余人,运送救灾物资40多万吨,无一发生滞留或安全事故。
一切运输保障工作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省交通厅、省运管局领导还是放心不下,全部深入抗震救灾一线,现场指挥调度车辆前往灾区。灾情发生最初的日子里,杨咏中厅长指示运管局局长王繁己亲自带队奔赴陇南、天水灾区和四川九寨沟进行抗震救灾的一线指挥,执行被困人员的紧急疏散任务。由于救灾行动规模空前,救援支持力度大,甘肃省交通救援工作受到当地舆论和公众的高度关注。6月6日,省委副书记刘伟平代表全国总工会授予省运管局救援队“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工人先锋号’”旗帜和称号。
在一线,目睹了灾区的惨状,为保证救灾工作的有效展开,省运管局对于此次受灾严重的陇南运管部门予以专项资金补助,并拨付抗震救灾物资,调拨车俩给予支持,全力以赴做好后勤保障。省运管局局长王繁己、党委书记陈永杰等领导先后四次奔赴陇南、天水灾区指挥调度道路运输抗震救灾工作,慰问职工,积极指导开展行业自救。实践证明,地震并没有震垮道路运输人的意志,没有震乱道路运输行业的秩序。5月23日,甘肃省绿驼铃环境发展中心发来感谢信,表达了他们在地震灾区成县遇到一起运营车辆倒客、甩客事件时,成县运管局迅速赶到现场,调查事情经过,责成运营车辆退还车费,并把他们一直送上另一辆车上的感激之情。
重灾区陇南不等不靠,全市道路运输行业积极开展自救。地震当天,市运管局局长谭福荣来不及回家拿降压药,就冒着余震深入武都区各汽车站了解情况,解决滞留旅客吃饭、喝水和住宿问题。全市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迅速行动起来,24小时坚守岗位,全面有序地开展抗震救灾和保障运输工作,谱写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文县运管分局局长刘银俊就是他们其中的一个,5月13日对这个七尺男儿来说更是一个心痛的日子。身患重病的父亲因地震的惊吓永远离开了人世。作为儿子的他在父亲最需要的时候,没有陪在父亲身边,没有来得及看一眼,强忍巨大的悲痛,深入运输企业、汽车站查看灾情,疏散人群,组织干部职工搭防震棚,处理繁忙紧急的抗震救灾事情。道路运输企业干部职工也是顾大家舍小家,服从指挥,确保客运不停班,货运保畅通。
在抓好抗震救灾工作的同时,甘肃道路运输行业干部职工纷纷为灾区献爱心,截至6月4日全行业共捐助202.5万元支持灾区人民重建美好家园。而一向被认为追求利益最大化的运输经营业户们也纷纷将自己一个月的营运收入捐献出来支援灾区人民,以实际行动向灾区人民表达甘肃交通运输人的关爱和支持。
迅速行动 千里驰援解救被困游客
“5·12”地震后,九寨沟约有9000多名游客滞留。地震虽对景区影响不大,但通往外界的信息、陆路交通和航线全部中断。
5月14日零时,甘肃省交通部门将文县境内甘川交界的东峪口至青龙桥方向公路打通,景区开始从甘肃文县方向疏送游客。
5月15日10时30分,省运管局接到省交通厅转达交通运输部下达的关于提供运力支援四川灾区,疏散九寨沟被困游客的紧急任务。甘肃省运管局成立了疏运保障领导小组,紧急集结兰州、天水、白银、定西、临夏、平凉、甘南、陇南的应急储备运力,共抽调20家运输企业的460辆客车,组织4台油罐车、45吨油,编为两个运输保障大队、8个保障支队,确保完成灾区人员的疏散工作。
18时,车队集结待命。
16日9时30分,省运管局接到省交通厅厅长杨咏中的命令,除甘南、陇南的30辆疏运保障车由省运管局局长王繁己、副局长马德科带队从国道212线、213线开赴四川九寨沟外,其他车辆继续待命。历经12个小时长途跋涉,甘南车队顺利到达九寨沟,安全无虞。对于陇南车队,则是一路险途。车辆在危险的山路和峡谷中穿行,余震之中,一面是湍流的江水,一面是沙石滚落,尘土飞扬,车队几经波折后终于当晚22时许抵达。
次日上午8时,300余名被困旅客坐上了甘肃前来救援的客车,沿原路返回。途中,有游客说另有17名来自都江堰的游客受困川主寺,车队立即折返十余公里,将这些受困旅客接上了救援车。
当日下午16时、18时30分,两支车队分别抵达陇南、兰州。被困4天惶恐不安的兰州籍旅客,在远离震中安全抵达甘肃后,在给省运管局的感谢信中满怀深情地写道:“感谢党、感谢国务院,感谢省委、感谢省政府,感谢甘肃省交通厅、运管局及所有为我们安全返回辛苦奔波的人们!”
历尽艰辛 首支援助汶川的车队来自甘肃
5月19日14时20分,四川省交通厅公路运输管理局向甘肃省交通厅发来求助函,请求甘肃省紧急支援40辆客车前往四川阿坝州运送汶川受灾群众。
大灾当前,求助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甘肃省交通厅厅长杨咏中在第一时间要求省运管局立即响应,省运管局局长王繁己当即指令甘南州运管局迅速组织救援车队沿国道213线援川,副局长陈晖则火速从文县赶往阿坝州,进行前线指挥。
从接到求助函到救援车队出发,前后不过四十分钟,车队装载着甘南藏族自治州政府捐赠给灾区的面粉、大米、食用油等10万斤物资火速赶往四川灾区。
5月20日凌晨2时,甘肃交通运输救援车队经过连续十个多小时的摸黑急行,冒雨抵达马尔康救援点。把携带来的全部物资办完捐赠手续后,队伍稍作休整,于次日早晨6时再次向灾区开进,前往汶川。一路余震不断,沿途不断有碎石从两旁的山上滚下来,道路受损严重,5辆接援车的轮胎被路上的碎石扎破,车队不得不边走边修。接近汶川时,多个路段实施交通管制,但执法人员数量明显不足,于是身着甘肃运政标志服的随队救援人员下车帮助武警官兵疏通车辆,并疏导救援车队分批进入到灾区。
当天下午16时,最后一批救援车队进驻灾区。见到甘肃同行历经千难万险前来救援,负责接应车队的阿坝州运管处领导激动地对甘肃救援车队负责人说:“你们是进入汶川灾区第一支成建制的车队,也是救援额度最大的一支队伍。”
当地抗震救灾指挥部当即下达命令:转运650余名阿坝州高等师范专科学校学生和670余名受灾群众。
5月22日凌晨5时,车队派出21辆救援车前往阿坝州高等师范专科学校转移650名学生。6时许,其余19辆救援车前往汶川急救中转站,转移670名受灾群众,其中包括134名轻伤员。7时许,救援车队从汶川出发,分两批疏运:1300余名学生和受灾群众前往成都和甘孜州丹巴等地,57名甘肃籍学生则直接送往兰州。
就在救援车队驶出汶川时,余震又发生了,山体滑坡,山上滚下的一块飞石飞入一辆救援车的挡风玻璃,砸坏了工作台,司机宋师傅受伤。此时如果车停下来,将有被掩埋的危险。紧要关头,宋师傅沉着冷静,果断冲出危险区,车上受灾群众安然无恙。当车辆驶出危险区检修时,车内的受灾群众突然跪倒在受伤的宋师傅面前,感谢救命之恩。当时在场的救援车队副队长、甘南州运管局局长石华雄后来回忆说:“那一刻,我们所有救援人员都热泪盈眶,我们的受灾群众太淳朴了,他们也太需要帮助了,我们一定不能让他们再受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