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守盛做客央视《小丫跑两会》节目时说
政府要当好外出务工人员的大保姆

(作为全国劳务输出大省,甘肃省将培育劳务品牌作为农民工稳定就业和增加收入的重要措施。图为春节后,去北京从事家政服务的甘肃天水“白娃娃家政服务员”在火车站候车。(新华社记者 张锰 摄))
本报北京3月6日电(记者 张倩)两会期间,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省委副书记、省长徐守盛做客中央电视台两会特别节目《小丫跑两会》,和我省部分在京务工人员亲切对话,畅谈甘肃劳务输出工作。
甘肃籍女孩小兰在现场念给弟弟的一封家书,拉开了节目的序幕。小兰是天水人,在北京做保姆4年。由于勤劳朴实,聪明能干,深得顾主的喜欢与好评,成为优秀外出打工“陇原妹”的缩影。与此同时,我省在京的40多名打工妹也来到节目现场。她们踊跃发言,向省长倾诉,说出了打工的快乐与担忧。走进演播室的还有北京富平职业技能培训学校的负责人。近年来,这所“民办公助”、集家政培训、劳务输出为一体的学校,给贫困地区妇女增收致富带来了福音,为我省培训并输转了8000多名劳务人员。
节目现场,主持人王小丫当场“考了考”徐省长:“甘肃的劳务品牌有哪些?”徐守盛如数家珍:“我们除了像小兰这样的‘陇原妹’外,还有天水‘白娃娃家政’,‘庄浪梯田人’、‘羲皇故里建筑工’等,去年我省输送了劳动力589万人次。”
甘肃为什么如此重视劳务输出?徐守盛介绍说,甘肃是内陆省份,农民占70%以上,自然条件差,农业效益低,经济社会发展相对滞后,特别是人均收入水平还比较低。在认真分析省情的基础上,我们提出在积极发展现代农业的同时,通过提高农民素质,大力发展劳务输出和转移就业。特别是去年春节的时候,胡锦涛总书记到甘肃视察,提出要富裕农民,致富农民,就必须“扩大分子,缩小分母”,处理好“分子”和“分母”的关系。“扩大分子”就是要把经济总量做大;“缩小分母”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减少农民。除了要自身消化以外,“缩小分母”的有效途径就是劳务输出。为此,甘肃省把劳务输出作为一个大产业,一个农村老百姓致富的“短平快”项目着力来抓。
“我们对外出打工的劳务人员进行了调查,在丰厚的收入、被人尊重、医疗社会保障三个选项中,选择第一项的人比较多。省长会选哪一项?”王小丫问道。
“我会选‘被人尊重’。我认为,外出务工的农民工首先需要自己的人格得到人们的尊重和认可,这是最为重要的一点。第二点是他们的权益必须受到保护。第三,不管是农村人还是城里人,必须享受到政府提供的均等的社会服务,这是政府今后努力的方向。第四,要给他们学习提高的机会,帮助他们学习一两门技术,鼓励他们自己去创业。”徐守盛说。
在谈到甘肃省对外出务工人员提供哪些保障服务时,徐守盛说,近年来,中央政府高度重视对外出务工人员的权益保障问题,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规定。一定程度上讲,没有农民工的巨大贡献,就不会有城市的快速发展,他们理所应当得到全社会的认可和尊重。结合实际,甘肃省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和办法,保证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全省有25000个信息员为农民工提供信息服务,并在全国12个大中城市成立了农民工维权站,开设热线电话,对农民工提供援助和帮助。为解决农民工的后顾之忧,在帮助耕地、教育看护留守儿童等方面都制定了具体办法。“这些办法可能还有一些地方没有完全落实,我们的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做细。”徐守盛坦言。
节目进入尾声,徐守盛特别强调说,政府一定要当好外出务工人员的“大保姆”,在工资、教育、医疗等方面给予更多的保障,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让他们安心挣钱,反哺桑梓,支援家乡经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