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结束的省委十届九次全委会议上,通过了《中共甘肃省委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了今后五年的六项主要任务,其中第一位是坚持发展抓项目,继续夯实发展基础。
这其实不难理解,作为经济欠发达的甘肃,面对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十一五”,如何做到既能步步紧跟不掉队,又能加速行进,逐步缩小与发达省份乃至全国水平的差距?关键在于加快发展。而要加快发展,首先要有良好的基础条件作支撑,为经济起飞和社会发展搭建一个坚实的平台。
夯实发展基础,必须继续坚持发展抓项目不动摇,不能有松劲和摇摆情绪。
两年多来的实践已经证明,发展抓项目抓住了关键,抓到了点子上,抓住了“牛鼻子”。不仅拉动了我省的经济增长,也增强了我省的综合实力和发展后劲。未来五年,要坚持省委、省政府的这项重大决策,进一步重视起来,行动起来,推动项目建设上规模、上水平。如果项目建设上不去,投资拉动这驾“马车”就会松了套,经济发展的速度就会减下来。
长期以来,基础设施薄弱一直是制约我省发展的最大“瓶颈”。曾几何时,一个地区到一个地区之间“坎坷不平”的公路,中川机场通往省城的“搓板路”,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不仅让甘肃人感到脸上无光,也让外地人对甘肃的“发展基础”留下了“深刻印象”。让人欣慰的是,“十五”时期,以交通等为主的基础设施的大规模、高水平建设,使这些让人不舒服的事,在短短几年中得到改变。一条条高速公路的建成通车,一个个机场的的改造启用,让人们切实感觉到了基础设施建设带来的无穷好处。
为了让人们尝到更多“好环境”带来的甜头,今后,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不但不能停,还要进一步加快。正如《建议》中提出,“十一五”是实现基础设施建设新跨越的关键时期,要坚持将其放在优先位置,加大建设力度。为此,在我们的工作中,仍然要把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作为重点,力求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新跨越,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基本得到遏制。
如何做到这一点呢?首先,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和建设力度,加快公路铁路建设,因为这关系生产要素的聚集;其次,要加快大型水利工程和生态工程建设,因为这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全局;第三,要加快城乡公共事业建设,因为这关系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环境及人居环境改善。
相信,经过未来五年的不懈努力,我省基础设施的落后面貌,一定会得到根本的改变,而有了良好的基础设施,我省的发展将充满后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