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房产>>正文

解读“地产教父”邓智仁:是否要重出江湖?
(2005-11-1 10:03:33) 有位读者读过此文 来源:中外房地产导报  打印本页

  邓智仁是比较早建立博客的地产人物之一。其博客的点击率也是很高的,经常大大超过许多地产大腕。
 
  除了在自己的博客上发表言论,邓智仁还在一个知名网站上开了《邓智仁视点》专栏。他说他之所以要建立博客及开设专栏,一方面缘于网络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另一方面缘于他对当今部分传媒之诸多失望。

  作为房地产顾问,邓智仁有十六年多的从业经历,自身亦在全世界多方置业,自信无论经验还是见地均具有一定代表性和权威性。

  因 此,他想假网络之宝地,希望以房地产顾问之身份,站在公正之角度,发公正之言论,并接受网民之批评及论证。

各色邓智仁

  邓智仁常讲的一个故事: “一个小男孩搬一件沉重的货物,没有一个人来帮他,只有他自己一直在坚持,没有放弃,最终,一位旁观者向他伸出了手。”

  邓智仁的信仰: “我对佛教、基督教等宗教研究很深,但我并无宗教信仰,我也不讲什么高深的佛理教义,我是手中无剑,心中有剑,我用它待人接物。”

  邓智仁出的一道“难题”。 “佛教说,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又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这是矛盾的,这个难题,佛教中人也解不开。”

  邓智仁名字的由来: “名字当然不是我起的,但这名字是有来头的。你知道‘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是谁说的吗?这是孔夫子说的,我现在把它作为自己和信达行的信条。”

  邓智仁的爱好: “我什么都爱,爱生命、爱家庭、爱人生。我好动、好玩。这么大年纪,还去蹦迪,连中学生玩的滑板,我也要玩一下。”

  邓智仁的三个“第一”: “本人为全国第一个外销项目——深圳金田别墅的策划人,上海第一个外销项目——浦东世界广场的销售策划人,北京第一个外销项目——玫瑰园的策划人。”

  邓智仁对房地产业的评价: “作为中国房地产业十年发展历程的目睹者和亲历人,本人既为十年来房地产业取得的成就而欣慰,亦深为在这一发展过程中尚存的种种不尽如人意之处而感慨万端。”

邓智仁的经典语言:

  “我不喜欢做开发商,因为我不喜欢拿着文件四处求人的感觉;我不喜欢请陌生人吃饭,因为这样的应酬通常都是出于功利目的,赚这样的钱太没人格;所以我做顾问行,不必和几十个政府部门打交道,开发商自己上门来请我吃饭,我不狂,我只是喜欢自由自在率性而为。”

  “拿破仑进攻莫斯科的时候,俄国将军弃城驻扎在远郊,部下屡次请战,俄国将军都不答应,只说了一个字‘等’,最后到了冬天,拿破仑撤退,俄国人抓住机会,将法国人一举击溃。商场如战场,在很多时候,等待比出击更辛苦,也更重要。”

被京城闪了腰的邓智仁

  1984年,邓智仁创办房地产代理公司利达行。12000港币中只占50%股份的邓智仁靠他的三板斧砍出了他在香港的“房地产代理业的大哥大”的江山。

  邓智仁的三板斧是这样的:第一,向社会公开统一收费标准,不准员工收取佣金差价,收复失散的民心民意;第二,实行股份制,让员工持有股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第三,变革房地产广告发布方式,开整版广告先河,让房地产代理成为堂堂正正的行业。

  其时是邓智仁最风光的时候:一部劳斯莱斯,一部奔驰跑车,再有两部其他轿车,住着2000万的别墅,家里有3个佣人。利达行不仅在香港有50家分行,而且业务拓展到了美国和澳洲;邓氏产业除却房地产代理,还有金融、期货和外汇买卖;其手下的员工最多时高达2000多人。

  这是邓智仁1991年以前的故事。

  春风得意马蹄急,一夜看遍长安花。邓智仁北上看“花”,要把他的故事在大陆京城再演。这花正是位于京北沙河的玫瑰园。

  初到北京的邓智仁挟香港利达行之余威,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横扫北京房地产业,颇为风光了一阵。当时邓智仁手握北京万通新世界大厦、西单国际大厦、投资广场、国宾花园等著名项目,其代理的商品房销售占北京房地产外销市场行的70%以上,可谓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一时之间无人能出其右。其中邓智仁在代理万通新世界广场时创下的单项租金纪录,在代理西单国际大厦时创下的销售单项记录,至今在北京无人能望其项背。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邓智仁万万没有想到,就在他自觉“八荒六合惟我独尊”的时候,区区一个玫瑰园居然成了他的滑铁卢!

  北京玫瑰园,原名北京飞达玫瑰园别墅有限公司,1992年12月,经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玫瑰园成为北京市第一个赴港招商的房地产项目,在此后的若干年中,玫瑰园还陆续创下如下几个第一:第一个北京市批准建设的面积最大的别墅开发区,全国第一个破产的大型合资企业,北京市第一个房地产企业破产案,全国破产案标的最大的企业......其中后三个第一都与邓智仁直接相关。不幸的是,在1992年那个兴致勃勃赴京赶考的邓智仁眼中,看到的只有前两个第一。

  1997年,邓智仁败走玫瑰园,给京城媒体甩下一句“我是全北京最失败的人”后黯然离京,此时,邓智仁的公司负债6.5亿人民币,个人欠款1亿港币。

  1984年到1997年,14年一个轮回,张扬的邓智仁被京城地产闪了一下腰回到起点。北京似乎不欢迎邓智仁。但至少,邓智仁北上京城,为内地房地产业带来了新的代理销售模式,并创造了一个行业——售楼小姐的专业化、职业化。

  1997年3月“落荒”返港的邓智仁开始在春光烂漫时季节“蛰伏”,直到秋风萧瑟的9月才渐渐“苏醒”:北京一家公司开出200万的安家费请他出山,仅仅六个月的时间,邓智仁单枪匹马重新杀回北京城。1998年6月,邓智仁出任香港至祥置业有限公司首席代表,与潘石屹的中鸿天房地产有限公司合作现代城项目。似乎已经一蹶不振的邓智仁奇迹般东山再起。

邓智仁和潘石屹:一对欢喜冤家

  1993年,潘石屹初识邓智仁,当时他初出茅庐从海南转战北京,适逢邓智仁北上发展,敏而好学的潘石屹一口一句邓老师,邀请香港“大哥大“代理他的万通新世界销售业务,结果创下北京房地产界的一个奇迹:1200美金一平方米的写字楼,被邓智仁的利达行硬生生卖到了3600多美金一平方米,是当时市价的3倍......广场12月24号才动工,11月初就销售了七八成了。那是一个京城房地产的神话年代,也是邓、潘关系的黄金岁月,后来即使二人已经形同陌路,潘石屹回忆起当时的情形依然是语带温馨”那天晚上我们在酒店摆庆功宴,搞销售那帮小姑娘有的抓手,有的抓脚,把邓先生从楼上抬到了楼下。后来我们又去唱卡拉0K,邓先生死死抓着麦克风,一首接一首,唱得声嘶力竭,完全是疯了一样——我从来没见过这么唱歌的。

  1998年,邓、潘“第二次握手”。此前两人各自经历了一次脱胎换骨般的磨难:邓智仁刚刚摆脱玫瑰园的纠缠成为至祥公司的首席代表,而潘石屹也因种种原因与万通分道扬镳,独自成立了中鸿天房地产有限公司。按照邓智仁的说法,1998年春节前后正是潘石屹最缺钱的时候,邓智仁身后的至祥公司出资2000万资金成为中天鸿公司的股东之一,解了潘石屹的燃眉之急。这2000万,不仅足以让潘石屹交完贷款,而且还打了好一阵广告。“这是及时雨哪!在最困难的时候是我拉了他一把。”

  1998年底,现代城销售情况见好,几乎与此同时,外界传出邓、潘失和的消息,邓智仁离开现代城。

  1999年8月,这对欢喜冤家联手打造了北京房地产界最富戏剧性也最具轰动效应的新闻:“现代城挖人事件”。36名现代城销售部人员集体倒戈,一夜之间投入中国第一商城,潘石屹旋即宣布开除上述人员,并扣发佣金和当月工资合计200万元。由于邓智仁当时已经和中国第一商城有了合作的意向,而且倒戈的销售人员大多是原利达行的员工,因此邓智仁无可避免地成为这个事件的主角。有趣的是,尽管这一事件在当时炒得沸沸扬扬,但对于现代城和中国第一商城的销售却丝毫未见负面影响,以至于至今依然有人认定这不过是两个炒作高手心照不宣的一次另类广告。但是无可否认的是,当时双方的矛盾的确到了剑拔弩张一触即发的地步。潘石屹更在一篇公开的文章中对邓进行了无情的嘲讽:“我们衷心希望中国第一商城在邓智仁先生的领导下能成功,能健康发展。如果不成功,重蹈玫瑰园的覆辙,对社会、对北京的房地产又是一次巨大的灾难,不知会有多少投资者、购房者血本无归。”

  至此,邓、潘彻底反目。

  数年后,潘石屹在央视《对话》栏目做节目时,说起邓智仁,潘嗫嚅许久,只吐出一句“我和邓先生坦诚相见还需要一段时间。”相比之下,邓先生的回答更加干脆:“无论今天也好以前也好,我都认为我和他没有任何和好的可能。”

邓智仁重出江湖?

  在经历了利达行的辉煌、信达行的失败之后,老邓难道甘心隐退了?

  几起几落后的今天,邓智仁终于按捺不住宣布要“重出江湖”。只不过此番出山与以往营销专家的角色有所不同,邓智仁是作为“教师”这一神圣的职业出现在世人面前。面对曾经的辉煌与失败,老邓平静地述说,既不炫耀,也不避讳。当年退出江湖,只因厌倦了追债打官司的勾心斗角生活,期待能有新的发展契机。尽管邓智仁在2003年6月发文《壮志未酬再未酬》宣布“退隐江湖”,但实际上老邓并没有真正地退出。

  之后,他分别出任北京庄胜集团总顾问、四川博览置业有限公司顾问、总经理等职务,并未完全脱离他钟爱的房地产营销行业。事与愿违,在任职期间,单一的工作内容,已经不能满足这位久经沙场、渴望新挑战的老邓的胃口了。2005年初,邓智仁离开了四川博览置业。自此,邓智仁才算真正的退隐江湖。

  为了丰富自己的人生,邓智仁决定要继续寻找新的目标。根据以往的经验,邓智仁对他熟悉的广东、上海、成都、北京四个城市进行分析,发现在房地产开发行业领域,北京的房地产开发、经营最差。上至老板,下到普通员工,在房地产营销运用方面可以称得上是“非常之差”。由此他萌发了一个想法:开办“房地产资讯教育课程”。除了启蒙,还有几大原因促使邓智仁作出这个决定。首先,国内教育、娱乐、体育三个领域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如果将房地产与其相结合,会有很广阔的市场,其中首选是教育。其次,开办教育课程,既可以盈利,也可以避免以往的催债麻烦。第三,教育本身是一项有益的事业。第四,摆脱纯商业模式的束缚。邓智仁承认已经厌倦了以往工作中的与客户之间的纯商业关系,希望寻求简单、中立、客观的关系来处理房地产营销问题。

邓智仁房地产课

  程将与搜房网、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不同单位共同联合推出,这也是老邓的一步妙棋。搜房网分站点分布全国41个城市,可以说是遍布大江南北,与搜房合作不仅可以更多层面的扩大招生范围,同时还可以大大节约教务成本。如此美事,何乐而不为?

地产需要邓智仁

  在邓智仁的博客里,有一篇他的自述。“在近3年的工作过程中,深刻体验到跟一些开发商的“劣迹”,如:过河拆桥、拖欠佣金、单方面违约等。已经确认但没有支付的佣金达200多万元,要经过打官司讨回的债务可达1500万元。从2002年10月开始,我主要的时间和精力都用在追讨债务方面,方式包括:打官司、求人、讲道理、上门追债,更牵涉到一些暴力事件。真是精疲力竭。”看完这段无奈、悲凉的经历,一个堂·吉诃德的形象跃然纸上。

  那个持长矛、骑瘦马四处冲锋陷阵的西班牙骑士,对各种现实困境视而不见,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注定了可笑又可悲的命运。在地产圈里,一向有“甲方、乙方”的习称,已经从合同里的狭义概念,扩大为一个内涵丰富的称谓。所谓甲方,是接受服务的付费方,在目前的经济环境里因为有着优越的地位,甲方工作人员在态度上常常盛气凌人、恶意挑剔,并超越合同约定期拖延付款;而乙方,是一大批提供相关服务的行业下游单位,由于竞争激烈,见单就收,遇到刁蛮的客户也只有低三下四、忍气吞声。类似的状况,当然在很多行业里都有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只是以房地产行业最为典型。所以说,邓智仁选择了代理行的职业,就先天地注定了一个不可避免的乙方地位。但是专业智慧超群的他却不懂得研究社会的“潜规则”,带着几分天真,要按着市场规矩,还拿什么合同说事,那结果就只有碰壁、栽跟头了。这种“不识时务”的人物,可不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堂·吉诃德嘛!

  但是,且慢!接着看邓智仁的另一段自白,原来的可悲骑士形象很快发生动摇。一方面,邓智仁感慨“中国无一家服务业有惊人表现,因为中国的传统是看不起服务行业”,另一方面,当面临一个转行的天赐良机时,而他却主动放弃了。原因是,“当时我的生活太悠闲,收入太丰厚,我担心会磨灭我的斗志”。就是这种不屈不挠、永不服输的个人性格,舍我其谁、力挽狂澜的历史使命感,鲜明地构成了一个英雄的重要标志。从这个意义上说,邓智仁远远超越了一般的企业家和创业者的层次,他不会见风使舵,见好就收。而英雄的无力回天,虽然使得其个体命运走向了“星落五丈原”的悲剧结局,但是他九死一生、虽败犹荣,依然是无可撼动的一世之雄。

  和很多过了气、落了伍的地产明星不同,邓智仁并不是一页发黄的日历,不是想翻就能翻过去的。时代的大趋势总是不可逆转。我们相信,随着市场经济的机制成熟、法规完善,一个甲乙方“地位平等、互相尊重”的时代终归会到来。而所有那些先行者对旧秩序的冲撞,都会成为改变历史、造福时代的可贵之举。中国房地产业需要邓智仁,需要一个个代表行业热情、昂扬进取的英雄,需要那些代表新生活力、自由精神的好汉。

相关链接你的“底线”在哪里? 从另一角度看邓智仁

     SOGO庄胜南馆销售火爆 金秋献礼宝马酬谢客户

邓智仁小档案:

1984年,以贷款港币1.2万元成立香港利达行房地产代理公司。

1990年,成立香港利达行投资公司,专管外汇、期货、股票业务。

1992年,利达行房地产成为全港最庞大之物业代理机构,员工500人,在港分行50间,另台湾、美国、澳洲设有分公司。利达行投资公司也成为全港最大外汇交易商之一,员工1500人。

1993年初,投资北京玫瑰园别墅。

1993年底,成立北京利达行房地产咨询公司,员工达500人。

1996年,香港利达行被债权人香港至祥公司兼吞。

1997年,北京利达行及玫瑰园无偿转让给陆苍先生。

1997年中,玫瑰园被法院查封。

1998年,代表香港至祥入股现代城并策划现代城之销售工作。

1999年3月,受聘为万博苑之总顾问。

1999年8月,受聘为中银建置业有限公司总顾问。

1999年10月,受聘为中国第一商城总顾问。

2000年7月至2003年5月,任北京信达行房地产顾问有限公司总裁。

主持70多个项目的前期策划与销售,包括大型项目如北京金融街核心区的前期策划。

2003年6月,受聘北京庄胜集团总顾问。

2004年2月,受聘四川博览置业有限公司顾问后转总经理。

2005年3月,任邓与周商务咨询有限公司总裁。

   
最 新 图 片
房地产大鳄抢着掘金“第三代社区 2005主流地产之 人物篇 甘肃省地产之光闪耀天津塘沽 四 童渊:房地产项目开发及房地产营销 组图:各大城市标志性建筑 投资30亿占地430公顷 俄罗斯造超

相 关 新 闻 相 关 专 题
新 闻 评 论
请注意: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天水在线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天水在线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天水在线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

最新新闻
·解读“地产教父”邓智仁:是否要重出江湖?
·房地产大鳄抢着掘金“第三代社区商业”
·法警早晨强制执行催交物业费 业主穿秋衣上公堂
·建筑风水研讨会在京开课 称与风水师班无关
·市民购买农民房屋法院判决合同无效
·80平米小户型成为买卖双方最爱
·中国年内统一公布各地协议出让土地最低价标准
·房价放慢脚步 中国地产界欲扣响平民时代之门
·万通集团老照片(图)
·全球最难挑瑕疵的五大酒店
·2005主流地产之 人物篇
·一煤老板一口气买房12套
·专职楼市炒手的投资保值定律
·甘肃房地产投资增速首次回落
·楼市富豪败笔调查:“马失前蹄”是福还是祸?
·甘肃省地产之光闪耀天津塘沽 四楼盘榜上有名
·网友专家开发商大讨论:先娶老婆还是先买房
·房地产进入网络营销时代
·开发商观点:公布房价成本任务艰巨没必要
·购买商品住房如何办理公积金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