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嘉诚
李嘉诚,1928年出生于广东潮州,父亲是小学校长。1940年为躲避日本侵略者的压迫,全家逃难到香港。两年后,父亲病逝。为了养活母亲和三个弟妹,李嘉诚被迫辍学走上社会谋生。
开始,李嘉诚为一间玩具制造公司当推销员。工作虽然繁忙,失学的李嘉诚仍用工余之暇到夜校进修,补习文化。由于勤奋好学,精明能干,不到20岁,他便升任塑料玩具厂的总经理。两年后,李嘉诚把握时机,用平时省吃俭用积蓄的7000美元创办了自己的塑胶厂,他将它命名为“长江塑胶厂”。
1958年,李嘉诚开始投资地产市场。他独到的眼光和精明的开发策略使“长江”很快成为香港的一大地产发展和投资实业公司。当“长江实业”于1972年上市时,其股票被超额认购65倍。到70年代末期,他在同辈大亨中已排众而出。
1979年,“长江”购入老牌英资商行——“和记黄埔”,李嘉诚因而成为首位收购英资商行的华人。1984年,“长江”又购入“香港电灯公司”的控制性股权。李嘉诚先生现任“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总经理及“和记黄埔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其所管理的企业,于1994年除税后赢利达28亿美元。1995年12月,长江实业集团三家上市公司的市值,总共已超过420亿美元。

郭炳湘
郭炳湘,44岁,祖籍广东中山石岐,为新鸿基地产创办人郭得胜的子嗣.新地创立于1972年,主要从事地产发展和投资.目前物业销售和租金收入的来源分别占去盈利来源的63.3%和26.6%,其他业务包括酒店经营、建筑、财务、保 险、戏院、货仓、制衣、公共运输和电讯等。
新地的业务主要集中于香港,土地储备量在香港地产商中保持数一数二的地位.截至94年底,土地储备达369.75万 平方米,其中包括117.06万平方米已建成收租物业及252.69万平方米发展中物业发展中的地盘,以分布于新界各主要市 镇之大型住宅发展项目为主。
郭氏兄弟在美加拥有大量的房地产,总值约15亿美元.此外,他们家族在北美等地亦有不少物业和投资,价值约1.5 亿美元.在香港拥有新鸿基地产外,他们透过新地控有上市的九龙巴士31.6%股权和富联国际25.02%股权。

李兆基
李兆基,拥有恒基兆业地产集团,上市公司有恒地、恒发和中华煤气(香港)。
李兆基自幼于父亲在广州开设的银庄耳濡目染,幼年的动荡时局使他深感实物比货币更保值,这一点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日后他专注地产的经营策略。1963年,李兆基参与组建新鸿基公司,由此积累了地产投资经验。70年代初,他趁香港物业及土地价格大跌,大肆收购,1975年“恒基兆业”公司成立之初就已拥有20个地块。至2003年中期,“恒基兆业”拥有的土地储备达1900万平方英尺。如今李兆基仍坚持亲力亲为,以目光精准而享誉。1983年他收购“中华煤气”,使集团在香港经济低迷时期仍保持了赢利增长:“恒基兆业”2003财政年度地产业亏损2亿多港元,但通过“中华煤气”仍取得18亿港元的赢利。

郑裕彤
郑裕彤,广东顺德市人。现任香港新世界发展有限公司主席,香港周大福珠宝金行有限公司主席,香港恒生银行董事,香港地产建设商会副会长,香港金银业贸易场管理监事会会员,香港港事顾问,香港特别行政区筹委会委员及推选委员会委员,香港顺德联谊总会荣誉会长,世界顺德联销总会名誉会长,顺德市、佛山市、广州市、武汉市及南京市荣誉市民。
郑裕彤出生于一个纱绸商人之家,他十五岁便独自离乡往澳门谋生,在同乡周大福开设的金铺当学徒。他吃苦耐劳,天资聪颖,诚实机灵,深得东主赏识,备受器重;选为乘龙快婿,与周翠英(顺德市荣誉市民)结为连理。从此,他成了金行的中坚,得以尽展才华和抱负。
郑裕彤一贯务实至上,善于把握机会,开拓发展。周大福珠宝行在郑裕彤主持下改为有限公司,经营业务迅速发展,现已下设二十三间分行,遍布港九新界、澳门,并首创“999.9”纯金;珠宝生意远至南亚、比利时、英国、美国等地,并在南非有一个钻石加工厂,是香港最大的钻石商,成为饮誉东南亚的“珠宝大王”。

龚如心,香港最大的私营地产商。
龚如心1955年从上海迁居香港,并与王德辉结婚。60年代他们将王氏家族创立的华懋公司由西药进口转向房地产发展,历经十年打拼,“华懋”在70年代成为香港最大的私营地产商。1990年王德辉遭绑架后失踪,龚如心开始独立经营华懋集团,并使“华懋”完成了从单纯的本土地产商,到以地产为主同时经营酒店、工贸和娱乐等事业的多元化跨国集团的转变。2002年11月,龚如心在与王德辉父亲的遗产争夺案中败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