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大基地壮大龙头提升效益
张掖精心打造全国一流种子基地
本报张掖讯(记者严存义)张掖市依靠得天独厚的光热水土等自然条件,精心打造全国乃至世界一流种子基地。目前,全市重点培育的杂交玉米制种面积达87.9万亩,年产种子4亿公斤左右,占全国玉米用种量的42%;全国50强种子企业有近20家落户,建成种子加工中心18个,年加工能力突破40万吨。
在强势推进制种产业中,张掖市把重点放在扩大基地,壮大龙头,提升效益上,并通过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全面提升种子质量,增强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今年,全市农作物繁育和制种面积达到107万亩,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35%;种子标准化生产面积达80万亩以上,杂交玉米精品种子基地达50万亩。全市已发展规模以上制种企业50多家,其中投资千万元以上的制种企业达15家,这些企业大多同省内外科研院所、制种上市公司采取建立分公司、合资、合作的形式进行强强联合,竞争力大大增强。
在多年的制种实践中,张掖市已培养出2000多名制种技术骨干,80%的农民掌握了制种技术,繁育和制种农作物种类已达40种。科技支撑和标准化生产,使该市玉米杂交种子质量多年来均达到国家级标准,成为市场上的紧俏产品。其中蔬菜、瓜类杂交种子还远销美国、意大利、荷兰、日本及台湾等国家和地区。
制种产业给农民带来巨大收益,目前张掖市6县区的15.7万农户参与种子生产,占全市总农户数的62%。近年来,全市农民人均每年从种子产业中获得纯收入超过1000元,其中甘州、临泽、高台3个县区农民获得纯收入达到17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