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花牛
□ 李晓东
挂职结束离开天水,已六年余。这六年里,每年都会收到从天水寄来的鲜食特产。春的樱桃、夏的蜜桃、秋的核桃,还有时令再晚些的花牛苹果。常常不知道是谁寄的,有寄中国作家协会地址,也有送到先前工作的《小说选刊》地方去。
应当地朋友之请,我写过一篇《天水城赋》,镌刻在古韵新貌、游人如织,因麻辣烫又火了一把的天水古城照壁上,1200多字,20米有奇。落款时,颇费了些踌躇,忽然神光显示,曰“天水故人李晓东撰”。有朋友感觉有点异样,毕竟在中华文明源头区、传统文化传承的长房长孙之地,“故”是比较忌讳的。我说,“故人西辞黄鹤楼”“故人具鸡黍”“最是风雨故人来”,老朋友之意。而且,离开了,还会常联系、常回来。回来时,能“具鸡黍”,不“人走茶凉”。
不料,情谊却如花牛苹果般,越来越深浓。每次收到千里之外来的花牛苹果,我不是迫不及待地张口就啃,而是双手捧着,感受从内到外的天风水雅。
天水之适合水果生长,盖因其独特地理环境因素也。有人言,天水“五不”,不东不西、不南不北、不高不低、不干不湿、不冷不热。位于中国陆地几何中心、长江黄河分水岭、北依黄土高原、南傍秦岭西端、海拔千米左右,海洋季风到天水成强弩之末却亦“回光返照”,由此,天水为干旱、半干旱气候之分界线。如斯,则占尽“中庸”。虽未全得天时地利,然灾害既少,渭河蜿蜒而过,万物生生不息,花牛苹果,即其中一种也。
花牛苹果之名,源于花牛村。村之名源于何,则不知。然细究之,颇有意趣。北方牛常见者,黄、黑两色,如奶牛般黄白或黑白相间的“花牛”,殊少。故“花牛”可理解为两种事物——植物的花、动物的牛。
众所周知,天水乃中华文明源头区,伏羲一画开天、肇启文明之地,又称“龙城”,“七绝圣手”王昌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诗仙李白“我本陇西人,先为汉边将。功略盖天地,名飞青云上……”,均指天水人李广,今天,天水市区犹存李广墓。龙,当之无愧中华民族第一共同图腾,其形状,牛头鹿角河身鱼龄鹰爪,其尾亦为牛尾,鲜明地显示着畜牧业和农业共存的生产方式。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学说认为,农业从畜牧业中分离出来,是生产力进步的第一座里程碑。那么,牛,就是这一飞跃的形象表达。花,则预示着果实之繁盛。
伏羲于花牛村数公里之卦台山创画八卦。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最基础之太极图,圆为天、曲为水,水非黄河,而是渭河。渭河畔花牛村,两枚最常见的汉字组成的、略显独特的村名,却蕴含着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核心密码,以此命名一重要苹果品种,看似普通,却殊有深义。
花牛苹果,植物学上,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引进美国蛇果,本土嫁接培育而成。外形色泽,与蛇果相似。然果型更美观,均匀、饱满、最卓荦者,顶部突出五棱,沾水倒印,可连线出标准五角星。“中华祖庙”伏羲庙大殿内,有河图洛书。“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河图为偶、洛书为奇,而“图”“书”之中央,均为“五”之数。常识认为,伏羲发明“二时制”,河图洛书则标明,“十时制”在中国上古同样出现,并准确发现与表达出其中之规律。
天水地名之出处,由来已久,喀什出土的西汉织锦,上绣“五星出东方利中国”。“中国”最早铸于西周何尊,宝鸡出土。今天,宝鸡天水同属中华文明重要发祥地关中平原城市群。溯其源流,乃天水秦安大地湾先民沿葫芦河、渭河,渡黄河而至山西运城、临汾一带。后稷生于河东,运城有稷山县为证。稷之后人古公亶父率族人复返关中,繁衍发展成周,《诗经·生民》记载殊祥。由是可知,花牛苹果的五星基点,既属天然生成,更蕴藏着深厚的中华文化。毛泽东主席给时任甘肃省长的邓宝珊说,“你家乡天水的花牛苹果好吃”,是实指,亦内涵深远。
苹果原产欧洲及伊朗,元代传入中国,与先前葡萄、胡桃一样,都是经丝绸之路而来,天水正是丝绸之路节点城市。丝绸之路从长安出发,商人们并非牵着骆驼一直走到罗马,而是一段一段开展贸易。长安至天水,走关陇大道,步行大约十天,人困马乏,正需休整。而且,天水又为陕西、甘肃、四川、青海、宁夏“五省通衢”之地,货物于此集散,至兰州、过乌鞘岭、经河西走廊、到敦煌、西出阳关……苹果东来,在中华大地开枝散叶、生生不息。而此物喜光、耐寒凉、喜干燥,适合土质疏松的山地,天水无疑为各要素齐全之最佳者。
唐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秋,杜甫流寓天水两月余,留“秦州杂诗”117首。“山头南郭寺,水号北流泉”“山园细路高……悬崖置屋牢”,南郭寺、麦积山都有歌咏。然而,他最思念的,还是故乡、亲人,“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就是诗圣在天水写下的句子。如今,“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已一去不复返。百炼成钢的中华民族,正走在伟大复兴的黄金大道上。金秋九月,白露甫过,花牛苹果挂满枝头,鲜红如火、深沉如水。鲜红,是旗帜的色泽,深沉,乃思想之意蕴。李杜如在,共品花牛,举头望明月,低头是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