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皇城村

一
2015年12月20日,大雪初霁,与朋友相约探访了秦州城北山隗嚣宫(皇城堡)之侧的皇城村。
从城中出发,驱车沿北山公路不到十里的路程便到山梁口,在公路左侧,一座庄严古朴的村牌门耀入眼帘。中国原道教协会会长任法融题写的“皇城村”三个金色大字熠熠生辉,笔体苍劲俊朗,透露出皇家之气,为大雪覆盖的山村平添了一份庄严和肃穆。站在村牌门口远眺,群山起伏,白雪皑皑,渭水环绕,气象万千,无不预示着这个静躺千年古老山村的神奇和迥异。

由于我们是初来之客,对通往村庄的路径不尽熟悉,在探秘和寻访中,不知不觉来到了玉泉镇皇城村村委会驻地。村委会驻地与一家名为“仁寿庄园”的饭庄同在一个院子。这个庄园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到是“仁寿”二字让人为之振奋。“仁寿山”本为秦州城北山的古称。五代著名诗人王仁裕在《玉堂闲话》中记载:“秦州城北绝顶之上有隗嚣宫,宫殿宏伟壮丽,今为寿山寺。”看样子这家庄园的主人对皇城村及这个座山的历史颇为了解。

我们的到来,打扰了这里的宁静,山鸡惊飞,小狗齐吠,庄园的管理人员随声而至,用诧异的眼神打量着眼前的不速之客。在询问我们的来意后,她遥指了通往皇城村的小道。其实,皇城村就在前方不远处,只是村委会的办公室楼遮挡了我们的视线而已。

顺着小道,步行一阵便看到了皇城村的全貌。村子的前方,隗嚣宫(皇城堡)巍然矗立在北山之巅,在蓝天、白雪、青松的映衬下显得更为壮观恢宏。眼前的皇城村静静地躺在半山腰,青瓦灰墙,黛色中白雪镶嵌,炊烟缓缓飘落,枝头山雀飞逐,村间小路上孩童嬉戏,俨然一派世外桃园景象。
二

在入村的台阶处,一位老人蹒跚而至,饱经风霜的脸上透露着一份矜持和质朴。我们上前主动与老人打招呼,攀谈皇城村的故事,询问皇城村的来历。老人打起精神,饶有兴致地指着隗嚣宫(皇城堡)说:“那是隗嚣立帝(地方方言,意为称帝)的地方,我们是隗嚣的子民,我们这个村子从古至今一直叫皇城村。”老人的自豪感溢于言表,而且多了一份热情和好客。他邀请我们参观他家这个村子最古老的房子。

村子的中央便是老人的院落。在宅院门口,搁置着一把陈旧而古老的辘辘,看样子它躺在这里已经很久了。在村里通自来水之前,全村百十户人家全靠它吃水,它是全村人的功臣。辘辘的出现,打消了我前不久登上皇城堡的一个疑问:山如此之高,隗嚣和他的军臣们如何解决饮水的问题。现在看来,印证了那句“山有多高水就有多深”的俗言。

老人的宅子并不大,是典型的天水当地传统农家四合院落。主房是近年新修的,倒是门前栽植的两株黄杨树有些树龄了。主房的西边便是老人引以为豪的老房子。这座房子的确有一定的历史,土坯青瓦,深廊出檐,简朴而宁静,悠久而亲切。房子虽已破旧,但仍不失当年的气派,无不渗透着历史的沧桑,见证着村子的古老和曾经的辉煌。

老人详细介绍了老房子的建设历史、用材构造以及与它相关的故事,并让王总为他和老房子拍了照、合了影,满足了他的心愿。

拍完照后,老人领我们来到了一位姓黄的中年人家。这位姓黄的先生也是好客之人。当我们问及皇城村的历史时,黄先生的回答与老人的说法出奇一致:都认为这个村子及前方的皇城堡曾经是隗嚣称帝的地方。

黄先生十分惋惜地告诉我们:“前些年,村子口仍然遗留着古城门和古城墙,近年来村子拓展时被拆掉了;皇城堡所在的田地里隗嚣宫散落的瓦砾和砖块随处可见,村子里人常捡来用作建房子的材料。这些年偷盗情况十分猖獗,对皇城堡破坏严重。”

黄先生的讲述让我们感慨良多,痛惜不已。其实不应该有过多的惋惜,世上本来没有永恒的东西。文明成为碎片也是一种美。这是一种缺憾、沧桑、悲壮的美,也是一种崇高、自信、进取的美。就像余秋雨先生在《废墟》一文中所言:“没有废墟就无所谓昨天,没有昨天就无所谓今天和明天。废墟是过程,人生就是从旧的废墟出发,走向新的废墟。”
三

时间已近中午,我们的探访到了尾声。在原路返回时,在村子的古松旁遇到了一位姓张的长者。这是一种意想不到的巧合,也许是天意的安排——让我们相识相知这位长者。
长者虽为农民,但对城堡(隗嚣宫)及皇城村的故事甚为了解,如数家珍,特别是其飞扬的文采、渊博的历史知识,让人肃然起敬。

我们与长者的交谈是从杜甫流落秦州探访隗嚣宫时所作的一首杂诗开始的。他指着皇城堡(隗嚣宫)对杜诗脱口而吟:“胜迹城北寺,传是隗嚣宫;苔藓山门古,丹青野殿空;月明垂叶露,云逐渡溪风;清渭无情极,愁时独向东。”长者用诗圣的诗佐证着皇城村的古老和皇城堡(隗嚣宫)的辉煌和变迁。

长者凝视前方的皇城堡(隗嚣宫)良久,转过身来指着山下的秦州城讲:隗嚣当年所建的皇城规模十分庞大,山脚皇城路边是隗嚣皇城的城墙遗址,古时为了保护城墙,罗玉河改道时从现在的天水一中经过注入藉河。秦州城区的罗玉小区、南城根曾经是隗嚣驻兵教练军马的地方。北山半山腰名叫瓦窑坡的村子是当时专门为隗嚣修建皇城烧筑砖瓦的地方。

长者为隗嚣皇城勾勒了一个清晰轮廓,大致范围包括整个秦州北山,总面积约70万平方米。据《汉书·贾山传》记载,秦阿房宫整个的规模“东西五里,南北千步”,约60万平方米。隗嚣皇城遗址规模比举世闻名的阿房宫大10万平方米。

谈起隗嚣称帝的事,长者给我们讲了一个传奇故事:在王莽新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争霸,身为“大将军”的隗嚣偶得传国玉玺“和氏璧”。隗嚣认为这是上天旨意让他作皇帝,他便以“和氏璧”号令天下,割据陇上,称帝天水。隗嚣在秦州城北的山上修建了皇宫,作了皇帝。后来隗嚣与刘秀在天水秦安陇城大战兵败后,带着“和氏璧”和母亲南下了四川。

(村里的古树)
讲完这些故事,长者自豪地说:隗嚣是咱天水人的骄傲,秦州北山在不远的将来必建成为一处在全国有影响的皇城堡(隗嚣宫)遗址公园,给历史个交代,给后人一个交待。
至于长者讲述涉及史料的真实性我们不应过多的追究,留给史学家研究和探讨。我们只为长者对家乡历史文化的热忱,对这片土地寄予的深情为之感动。

皇城堡(隗嚣宫)
隗嚣其人其事《后汉书》《甘肃通史》《天水通史》都有明确的记载和评价。至今,天水民间仍留传诸多与隗嚣相关的故事和历史遗迹。如,皇城堡山下的道路仍叫皇城路,在麦积山植物园雕窠峪、甘谷和武山洛门的西旱坪都有隗嚣曾大兴土木、广建行宫的遗址。天水著名小吃“荞面呱呱”就是隗嚣孝敬其母亲时亲自下厨制作的。“得陇望蜀”、“朝三暮四”等成语故事与隗嚣有关。

皇城堡(隗嚣宫)
“项羽与君曾识否,东西两汉帝王才”(清代王际有在《隗嚣宫》诗)。隗嚣在中国历史舞台的作用和影响力可以与项羽相提并论。是的,我们应该给历史一个交待,不应该让这个村子及村子涉及的故事像那座老房子一样败落;不应该让皇城堡(隗嚣宫)成为盗墓者发财的乐园,逐渐消失在岁月的侵蚀中;不应该让一代英雄被遗忘在历史的长河中。(文:温建平 图:天水在线 )

村里的古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