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走进天水>>正文 |
狗年说狗 |
(2006-1-16 10:41:51) 有位读者读过此文 来源:天水日报 聂鑫森 打印本页 |
|
|
狗,又称作犬,是人类最早驯化的家畜。《尔雅·释畜》说:“未成豪,狗。”郝懿行注解为:“狗犬通名,若对文,大者名犬,小者名狗。”随着时间的流逝,也就没有这种区别了。 狗的听觉、嗅觉极为灵敏,牙齿锋利,奔跑速度快疾,人们往往养狗护家看门,一有动静,它便大声吠叫。“一犬吠形,百犬吠声”的成语,便是一个佐证。后来引申为不了解事情真相,随声附和:“贪缪之相,误国殄民,逐之已晚,亦曰为内侍翻本也。一犬吠形,百犬吠声,向者李昂英直前奏札尝谓天锡为方叔私人也”(宋·周密《齐东野语》)。狗,很早就训练用于狩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宋·苏东坡《江城子》),“黄”者狗也,“苍”者鹰也;“玉勒追随子夜风,金铃摇月吠梧桐。明朝较猎第杨馆,万骑丛中第一功”(明·张凤翼《题犬》)。此外,还有一个俗语,为“飞鸟尽,良弓藏,狐兔死,走狗烹”,说的是鸟尽弓藏,狐狸兔子死光了,猎狗也就没什么用了,将被烹而食之。 古语中有这样两句话:“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它写出了一种古代封闭的落后的乡村生活形态,极为形象。 狗忠实于主人,不因贫穷而离开,故民间有“子不嫌母丑,狗不嫌家贫”的俗语流传。它总是跟随在主人的身前身后,十分恭谦,故“走狗”一词,用来形容那些阿谀奉承、认贼作父的人。 狗对于上门来访的陌生人,往往大声吠叫,气势汹汹,甚至扑而咬之。唐人薛涛有一首《犬离主》的诗,描写狗咬伤主人尊贵的宾客,因而受到了冷遇的情形,读来意味深长:“驯扰朱门四五年,毛香足净主人怜。无端咬者亲情客,不得红丝毯上眠。” 犬,按用途可分为牧羊犬、军犬、警犬、玩赏犬等,牧羊犬用于照料羊群不至于跑散;军犬用于送信、追踪、排雷;警犬用于破案;玩赏犬如哈巴狗之类,则多是有闲人士消磨时间的宠物。 湖南已故老画家王憨山,曾用大写意画了一条当门而卧、摇着尾巴的黄狗,笔墨极为简洁、生动,并题了一首诗:“归来无所利,骨肉亦不喜。黄狗却有情,当门卧摇尾。丙子台湾画展归来,写潘图秋末到家诗意,丁丑王憨山造。”此中,老画家有多少未曾说出的话?让人品嚼再三,难以忘怀。 |
|
|
|
|
|
|
|
|
|
|
|
|
|
|
|
|
相 关 新 闻 |
|
相 关 专 题 |
|
|
|
新 闻 评 论 |
请注意: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天水在线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天水在线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天水在线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