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走进天水>>正文 |
滩歌古镇:在现代文明里的身影 |
(2005-12-5 11:02:10) 有位读者读过此文 来源:天水日报 漆子杨 杨建全 聂中民 打印本页 |
|
|
需要补充说明的一点是,石碑湾的对面是高约1500米陡峻艰险树木葱笼的殿山湾,又名老爷山,山颠有老君殿遗址,殿山湾因此得名。2002年农历5月6日,笔者在白崖沟村谢天喜先生的引导下,登上山顶,极目四望,方圆数十里之山川尽收眼底,真是古人绝好的军事哨所。遗址约60平方米,散落四周的瓦当,质底色泽与“漆元帅”墓地浮雕瓦当完全一致。宋代崇尚道教,宋徽宗更是迷信得如痴如醉。大慨当时采伐木材的巩州官吏为表忠心,顺便修建了供奉老子的老君殿。这既满足了宋徽宗崇道的精神追求,也为官兵坚守洮、岷蕃民和防卫土匪起祸提供了便利,可谓一举两得。 一个游牧民族的迁徙与寻踪 据康熙四十九年(1710)县令冯同宪编撰的《宁远县志》记述,太皇山雄踞天水群山之首,有虎、豹、熊、鹿、麝、狐、豺、狼、雕、雉等上百种飞禽走兽在此繁衍栖息,因“太皇高踞”而得名,山顶终年积雪不化。“太皇无春夏,雪积六月寒”,是其神奇风貌最真实的写照。 太皇山自古就有美名,相传东汉光武帝刘秀于建武八年(32年)攻打割据陇右的隗嚣政权,大将来歙、冯异、马援曾多次屯兵于此。三国蜀将姜维256年春攻取南安(今陇西)与邓艾大战武城山时,也曾屯兵于太皇山董亭(今董坪)(《三国志·姜维传》)。 我们把目光聚焦到一千年前,以广袤旷远的大草原为生存摇篮的游牧民族吐蕃之枭波部族随着李唐王朝的轰然坍塌,驮着帐篷,赶着牛羊,唱着悠扬的牧歌跨越太皇山来到山青水秀的滩歌,开始了汉蕃和睦共处的创业生涯。为抵御外部敌对力量的侵扰,枭波部族在双龙山山麓用木栅栏围筑了聚居中心枭篦寨,汉人贬称鸱枭寨(鸱枭俗名猫头鹰)。 枭篦寨依山环水,易守难攻,视野极其开阔。清代著名学者毕沅《续资治通鉴》记载,赵宋王朝为显扬皇权恩威的浩荡远大,秦州(今天水)知州张佶于宋真宗祥符七年(1014)改称枭篦寨为威远寨。因张佶在小落门(今武山落门镇)设立采木场,派兵大肆滥伐蕃境林木引起吐蕃反叛。宋廷为保边疆平安,于1015年9月升调渭州(今平凉)知州曹玮任秦州知州。曹玮到任的第二个月,按照当时大寨的标准在原址上夯筑新建了保留至今的威远寨。曹玮乃北宋第一良将曹彬之子,深谋远虑,儒雅潇洒,带兵四十余年,战无不胜。 1017年3月,曹玮又在威远寨西二十里处的今武山袁河修筑了军事新寨,依《论语》“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取名来远寨,使两寨互成犄角之势,同时选任蕃官担任两寨正副军主和指挥使等职,招募弓箭手(民兵),负责地方安全。 来远寨、威远寨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按《宋史·兵志》,宋神宗时期来远寨驻有总兵马1574,估计威远寨的总兵马也与此相当。为抵御西夏王朝的威胁和加快西疆的开拓,宋神宗熙宁五年(1072)划割秦州的永宁(治所在今甘谷磐安镇)、宁远(武山)、威远、来远、通渭、熟羊等七寨隶属熙河路通远军(陇西)管辖。由于威远寨在地区防务和商业贸易的地位日益突出,宋廷于“(神宗熙宁)八年(1078),废威远砦为镇”(《宋史·地理志》),属巩州(今陇西)宁远县管辖。此时威远已有双重身份,作为军事要塞的堡寨仍在原址,作为行政驻地和商贸集市场所则迁到山下平旷的今滩歌村。行政建制的提高,使威远镇成为秦陇洮岷汉蕃商贸的重镇和边防重地。枭波部族定居威远地区后,受汉文化的熏陶,对遭罹唐朝末年战乱损坏的万花寺,依山赋形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建。汉蕃居民和平共处,共同创造了具有鲜明藏族文化体性的物质文明和民间艺术形式,如山歌、服饰、饮食、水磨、龙秋等,尤其闻名陇右欢快粗犷的端午节滩歌旋鼓舞完全是藏族踏歌舞的艺术升华,滩歌的名称也大概来源于人们在草滩唱歌舞蹈的祭祀或娱乐活动。 威远镇改名滩歌镇后,一直是陇西、天水到岷县一带南部地区的商贸水旱码头。到明代中叶,滩歌镇适应崛起的城市商业经济,修建了今天所谓的“明清一条街”。同时,作为军事要地的威远寨亦更名为镇兴堡,到近代又改称大堡子。现在我们看到的威远寨古堡东西狭窄,南北宽阔,呈四方形,围圆约800米,堡墙宽约3米,外高约6米,四角碉楼痕迹犹存,堡墙南北两侧突出的马面和堡寨中通向堡墙的马道、牙道依稀可见,寨门面东而开,与见龙王山的泰山庙遥遥相望。为减轻敌人对寨门的冲击,先辈在门前特意修建了高约两米的照壁,因影响居民出入,于去年拆除。文革期间威远寨堡墙成了滩歌反修防修的晴雨表,刷写在寨墙正面的“中国共产党万岁”七个鲜红醒目的大字和照壁正面的毛泽东头像以及一段“安定团结不是不要阶级斗争”的毛主席语录,今天已成为人们阅读那个时代最鲜活最直观的教科书,无意中强化了古寨的历史深沉感和厚重感。 |
|
|
|
|
|
|
|
|
|
|
|
|
|
|
|
|
相 关 新 闻 |
|
相 关 专 题 |
|
|
|
新 闻 评 论 |
请注意: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天水在线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天水在线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天水在线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