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以来,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扶贫开发工作坚持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继续深入实施全省“1236”扶贫攻坚行动、全市“1461”扶贫攻坚工程和全县“3631”扶贫攻坚工程及“369”扶贫攻坚任务。以贫困村为主战场,以贫困人口为主要对象,按照2017年全县实现脱贫、2020年与全省同步进入小康的目标,深入实施精准扶贫战略,创新扶贫开发机制,加大攻坚力度,力争在基础设施建设、富民产业培育、易地扶贫搬迁、金融资金支撑、公共服务保障、能力素质提升六个方面实现新突破,年内完成减贫1.7万人的目标。
项目建设助力精准扶贫工作。一是积极启动实施了2014年第二批财政扶贫项目。2014年第二批扶贫项目资金共2223万元,安排在连五贠家村、三合村等6村以及木河乡杜渠村实施扶贫项目。一是整村推进项目。投资588万元,硬化道路14.7公里,目前招标已完成,正在组织实施;投资120万元为30户贫困户进行危房改造,农户正在备料当中;投资246万元,引进良种羊2070只、引进基础母牛74头,正在确定项目户;投资544万元,新建扶贫互助协会20个,都已注册并初步开展业务。投资7万元开展贫困村信息化建设项目,正在购置信息设备。二是劳动力输转培训。投资189万元,开展“雨露计划”培训1300人,培训伊香拉面师1000人。三是村组道路建设。投资374万元,硬化村组道路9.35公里。四是投资50万元,在连五乡马咀村修建高村准蔬菜大棚20座、修建圈舍900平方米。二是谋划开展2015年第一批财政扶贫项目。2015年第一批计划下达4862万元,计划正在省、市备案阶段。一是整村推进项目投资3834万元,重点安排东部林缘区闫家乡、马鹿乡、平安乡、恭门镇等共19个。其中: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投资1828万元,硬化村组道路27.9公里,危房改造140户、投资560万元万元;增收项目投资1987万元,引进基础母牛1692头、新建圈舍31座、成立扶贫互助协会19个,农民专业合作社3个,全膜双垄沟播84000亩;二是“两后生”名,伊香拉面师培训500人;三是危房改造50户,为了按期完成今年任务,县扶贫办早谋划、早动手,现已完成危房改造项目户8户,正在开工建设的有22户。19个扶贫互助协会正在注册。到户养殖项目正在宣传阶段,现已动员建档立卡贫困户引进基础母牛和良种羊。全膜双垄沟播84000亩,由县农业负责实施,已全面完成建设任务。
扶贫攻坚推进大会为精准扶贫工作指明方向。为深入实施精准扶贫战略,坚决打赢新常态下扶贫攻坚战,3月10日,召开了全县扶贫攻坚推进会议,会上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扶贫攻坚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一要把扶贫攻坚工作作为全县工作的最大任务;二要把精准作为扶贫攻坚的根本要求;三要把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作为扶贫攻坚的基础工程;四要把扶持致富产业发展作为扶贫攻坚的根本举措;五要把建立健全责任落实体系作为扶贫攻坚的重要抓手。全县各乡镇及县直各单位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积极调整思路,把工作重点转移到扶贫攻坚上来,构建大扶贫格局,形成合力,全面推进扶贫攻坚,为完成今年的各项扶贫工作任务奠定了良好基础。为了进一步推动双联工作与扶贫开发深度融合,以双联行动推进扶贫攻坚,以扶贫攻坚深化双联行动,4月18日,召开了全县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大会。会议全面总结了双联行动三年来的工作成效,安排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任务,动员全县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鼓足干劲,扎实推进双联行动与扶贫攻坚深度融合,把全县双联行动引向深入。会议明确了今后双联行动重点工作任务:一要聚焦为民富民,把“重在联”的要求体现在精准扶贫、融合联动上。二要把握着力重点,把“贵在为”的要求体现在积极作为、抓实见效上。三要突出持久长效,把“深在制”的要求体现在健全机制、纵深推进上。会议要求,全县上下要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目标,聚焦全县“369”扶贫开发工作任务(即:三大富民产业、农村高标准实现“六化”目标 和“三房三育三保”九个保障),突出加快群众脱贫致富步伐,在解决制约农村发展的突出问题上精准发力,纵深推进。
精准扶贫各项工作开展有序。一是制定相关精准扶贫政策文件,为进一步抓好深化扶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这一最大任务,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县上研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如《关于加快新一轮扶贫攻坚的实施意见》、《印发张家川县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实施方案》、《印发张家川县扶贫攻坚工作业绩考核评价办法》、《关于在全县贫困村派出驻村帮扶工作队的通知》等,以此加强机制保障,确保精准到村、到户、到人。二是召开全县贫困村驻村帮扶工作队员培训会。4月20日,召开了全县精准扶贫驻村帮扶工作队员培训会。全县345名县直单位驻村帮扶工作队员,各乡镇主要领导、扶贫专干参加了会议。会上认真学习了中央及省、市、县领导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并进行了业务培训。此后,各驻村工作队员及乡村干部深入115个贫困村开展了调查摸底工作,重点调查了2013年建档立卡的贫困村、贫困户基本情况,生产生活状况,致贫原因、发展需求等情况,帮助贫困村、贫困户结合实际,制定脱贫致富奔小康计划,为各级党委、政府决策扶贫工作,研究制定有关扶贫开发政策提供依据,对2013年建档立卡工作进行补充、完善。三是深入开展驻村帮扶入户调查工作。各驻村帮扶工作队深入255个行政村(其中贫困村115个,非贫困村140个),22396户贫困户开展调查摸底工作,止4月25日,入户调查摸底工作结束。通过调查摸底,2013年底,我县建档立卡贫困村115个,村民小组587个,自然村385个,耕地255340亩,人均耕地1.78亩。了解到,全县贫困村今后需要在以下方面给予扶持:一是基础设施建设。需通水泥路自然村217个,518.4公里;需通农田道路自然村270个,937公里,需解决饮水安全户数10079户、46075人;危房改造贫困户4617户、面积190205平方米,通电自然村数140个,通电户11318户。二是富民产业培育。需从事清真餐饮业人数5958人;养牛5987户、23997头;养羊1852户、53688只;养猪535户、3901头;从事皮毛为珍数685人,从事其它商贸流通人数1419人,从事大棚蔬菜户数302户,菜棚836座;从事果品种植户数296户,果品面积1633亩,从事其它特色种植业户数250户。三是易地扶贫搬迁。全县需易地扶贫搬迁自然村64个,1967户,10730人。四是金融资金支撑。需建金融网点57个,建扶贫互助协会150个,产来发展需贷款16297万元。五是公共服务保障。需建村小学59所,建村幼儿园68所,建标准化文化活动室215个,建标准卫生室90个,需解决低保人数21777人、医保人数85087人、养老保险人数44091人。六是能力素质提升。需参加技能培训6048人次,参加职业教育2296人。
成立扶贫攻坚指挥部发挥战斗堡垒作用。为了集中力量打好新一轮扶贫攻坚战,按照省、市扶贫攻坚会议精神,县上决定成立扶贫攻坚指挥部,统筹推进扶贫攻坚工作。由县委书记任总指挥,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主要领导任副总指挥,县扶贫攻坚协调推进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指挥部下设富民产业培育部、基础设施建设部、危旧住房改造部、公共服务保障部、教育事业发展部、群众生活保障部、法制建设保障部、基层组织建设部、金融支撑促进部、社会力量帮扶部和考核督查问责部共11个工作部,制定并通过了成立张家川县扶贫攻坚指挥部工作方案,现已正式启动。方案明确了指挥部和指挥部下设的综合协调办公室、11个工作部的工作职责和组成人员。11个工作部的部长全部由县级领导担任,副部长根据部门职能,由工作任务较重的部门主要负责人担任。目前,扶贫攻坚指挥部工作运转正常,在精准扶贫工作中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