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年十月份新搭建的太能能热炕不但烧着热乎、省煤省柴草,还舒服、干净、温度高。”1月22日,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大阳乡小杨村村民李生菊指着她家的太阳能热炕告诉记者。
为加快推进农村地区取暖节能改造,提高农户冬季室内温度,减少煤、柴草、动物粪便等能源消耗和污染气体的排放,今年,张家川县结合新农村建设和美丽乡村示范带村容村貌整治项目建设,争取实施了农村被动式太阳能热炕项目,在大阳乡小杨、下李两村实行试点,在建设规划上突出“生态、节能、环保”的新理念,推广使用太阳能路灯、太阳能热水器和太阳能保温炕等新型环保设施,巧用太阳能让农村农民群众受益,农户家里温暖了不少,同时为农民节省了开支,保护了环境。

“太阳能热炕说简单点就是不用在炕下面生火,利用太阳能热水给炕面子加热,像是睡在了电热毯上。同时把室内温度提高了四五度,配上保热源、保温墙体的新材料的利用,冬季我们家里温度能够提高到14度以上。”李生菊的爱人指着墙上的温度计说,安装的新型太阳能升温速度快,一箱水有四个小时就可以加热到90度以上,保温效果还很好,降温慢,管道也不易结冻。太阳能热炕不仅节省了燃料不用再烧炕同时也方便了冬季全家人的日常生活用水,“热水使用非常方便,洗衣做饭,洗脸洗脚,想什么时候用热水什么时候就有。”李生菊的婆婆补充着说道。
“太阳能热炕就是结合热炕与太阳能热水的特点,选择低温热水地面辐射供暖原理,将PERT地暖管盘布于炕体表面,将热水通过水泵循环至地暖管内,实现热炕的加热原理,热水利用率达到了90%,采暖温度达到了20度以上。这一节能新技术、新产品的示范推广,减少了煤炭、柴草、电力等能源的消耗,保护了生态环境,降低了农户的生产、生活成本。”在邻村安装太阳能热炕的一位技术人员从专业角度向记者把太阳能热炕做了介绍。
大阳乡乡长马创成告诉记者,大阳乡狠抓民生工程,积极争取民生项目,结合该乡实际,去年10月底在小杨村、下李村示范推广县农业局、科技局县列科技项目水电一体化太阳能热炕17台,电热炕3台,目前已安装完毕,经调试达到了预期效果,农户满意程度高,得到了农民群众的一致好评。项目的实施扩大了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在农村的应用范围,加快了炉灶炕改造升级步伐,提高了新农村建设的科技含量,改善了农村群众生活质量和环境条件,为民生工程增添了新的亮点。
“自从村里用上了太阳能路灯、太阳能热水器和太阳能保温炕等新型环保设施,村里的面貌焕然一新,环境更加整洁,村民的生活更加舒适了。” 小阳村支书杨峰兴奋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