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语:为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把全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思想统一到党的十八大精神上来,把力量凝聚到实现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各项任务上来,迅速在全县兴起学习宣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热潮,县新闻中心开设“学习十八大、开创新业绩”局长访谈栏目,进一步领会精神实质,寻找工作差距,理清发展思路,促进全县各项工作又好又快发展。
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开创农业工作新局面
——访张家川县农业局局长张树增

记 者:张局长您好,十八大报告对今后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出了许多重要论述,请您谈谈十八大将为我县农业工作带来了哪些新机遇?
张树增:党的十八大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并专题部署了“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提出了关于“三农”工作的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这些新论断、新要求发展了党关于“三农”工作的指导思想与政策理念,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做好农业工作的指导思想和行动指南,必将引领农业农村发展开创崭新局面。
我认为,要全面理解十八大对农业工作带来的新机遇,必须做到以下五个准确把握:一要准确把握“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着力深化对农业基础地位的认识;二要准确把握“四化同步”、城乡发展一体化的目标途径,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三要准确把握加快建设现代农业的任务要求,准确把握农业发展的主攻方向;四要准确把握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活力的迫切要求,着力探索农业经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有效途径;五要准确把握生态文明建设的新要求,树立农业可持续发展理念。
记 者:结合我县农业生产实际,请您谈谈,当前制约我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张树增:在历届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农业生产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粮食连年增产,收入连年加快,为全县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但是也存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发展潜力相对不足。受自然、区位、历史等因素的制约,农业生产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很弱,未从根本上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二是农业产业化经营水平不高,产出效益相对低下。还没有真正形成“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格局;涉农加工企业少,建设起点低,发展规模小,带动能力弱,未从根本上转变传统农业的发展模式;三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种地的少了,靠种地致富的信心相对弱了。相当一部分农民群众因受其他行业挣钱“来得快”的冲击,急功近利,舍本求末,“农本位”思想逐年淡化,未从根本上解决今后谁来种地的问题。
记 者:在十八大农业政策的指引下,请您谈谈今后我县在农业生产方面的总体思路和措施?
张树增:今后全县农业工作发展思路是: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针,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抢抓新机遇,用足用活各项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按照“三区三园五带”农业产业化发展思路,以建设现代农业为出发点,以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和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突破口,以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科技农业为目标,不断探索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改革的有效途径,努力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动农业工作迈上新台阶。为此,今后乃至更长一个时期,我们将着力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专业合作社,解决今后谁来种地的问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今后种地主要靠种植能手、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而大量的精壮劳动力外出务工,跳出“农门”,种地仅靠妇女老人来维持,既没有规模,又组织化程度不高,这种传统农业生产模式,很难适应发展现代农业的迫切需要。因此,我们将依托阳光工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等项目,全方位、广角度、多形式地培训新型职业农民。同时,加大力度,扶持规范全县已建成的42个农民专业合作社,指导组建一批新经济组织,使其真正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切实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
二是引导土地流转,扶持种植大户,探索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的有效途径。千家万户的土地分散经营,限制了规模化、机械化生产,限制了新型高效农业的发展,限制了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为此,我们将用足用活国家、省、市有关优惠政策,尤其是县政府《关于进一步扶持土地流转的意见》,鼓励引导土地合理、有序流转到种植能手、种植大户,使种地有面积,产业有规模,耕作机械化,农业有效益,着力探索适合我县农业经营新途径。
三是发挥区域优势,谋划特色产业,找准提高农业附加值的突破口。我县虽然面积小,但是东中西三个区域影响作物生长的光、热、水、土、气五要素差异很大。针对不同区域,我们提出了“川区抓蔬菜,山区抓洋芋,浅山抓玉米,高山抓药材,东部抓大麻,西部抓果品”的产业布局,不同区域务必按照这一原则,谋划各自特色优势产业,必将成为有效提高土地产出和农业效益的重要突破口。
四是推广农业科技,实施品牌带动,走好发展现代农业新路子。发展现代农业要基地支撑,特色成块,产业成带,集群发展。这就必须要求增产增效并重,良种良法配套,农机农艺结合,生产生态协调,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农业技术集成化,劳动过程机械化,生产经营信息化,农产品品牌化。为此,明年我们计划引进推广以旱作农业、设施农业为主的农业新技术13项,充分发挥全县已认定无公害农产品产地6万亩,已认证无公害农产品8个的独特优势,调动广大农民群众和县乡农技人员的积极性,实施科技助农增收和品牌带动两大战略,有力推动全县现代农业发展迈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