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文化发展之先 争文化繁荣之优
张家川县以创先争优推动文化事业大发展大繁荣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以创先争优为契机,以建设陇上民族特色文化城为目标,大力推进文化惠民工程,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以创先争优实际成效推动文化事业发展繁荣,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
抓特色、重成效,在提升文化实力中创先争优。统筹兼顾,增强县域特色文化软实力。成立了县民族艺术团,先后参加文化部、省、市、县各类文艺调演,多次获得大奖,积极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发放科技、政策、法律、卫生防疫等宣传资料5万余份,图书500余册。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关山月》成功上演,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直赞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一步加强,张家川“花儿”已列为省级非保项目,目前正在积极申报国保项目,张家川回族口弦、付川小曲被列为市级非物质遗产保护项目。在第三次文物普查工作,全县共普查文物点206处。通过“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投资模式,先后对马家塬、宣化冈、云凤山等旅游景区(点)进行改造,初步形成了以关山云凤风景名胜区为龙头,以马家塬遗址为依托,以少数民族特有的宗教、文化和民风民俗节庆活动为纽带的旅游格局。目前,全县共有2A级旅游景区2个,具有良好旅游接待能力的文化旅游景区(点)10多处,2A级农家乐2个。

抓监管、重引导,在规范文化市场中创先争优。近年来,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在不断加强文化市场监管力度,定期不定期地对文化经营市场进行检查在做好常规检查的同时,切实加大对网吧、书店等市场的专项整治力度,有力地净化了文化市场,确保文化市场文明有序经营。共收缴非法出版的书刊、杂志300本(册),收缴违法音像制品2万余张(盘),收缴盗版DVD光碟3000多套;共查处违规经营“网吧”2户,停业整顿3户,联合公安、工商等部门取缔黑网吧2家。

抓建设、重投入,在基础设施建设中创先争优。依托项目,整合资源,加大投入,积极实施20户以上自然村18651户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建设。完成城区广播电视网络光纤升级改造工程建设,全县有线电视用户数增加到9800余户。园树梁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工程顺利建成,开通了省广播《乡村之音》,可接收中央一台、七台和甘肃卫视三套电视节目和两套广播节目。完成西新工程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已上报省广电局立项。总投资2400万元的广播影视中心已开工建设。积极争取实施全县255个村文化室项目建设并配备了各类设施,13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基本完成。在全县建成151个农家书屋,解决了基层群众看书难的问题。在县图书馆建成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级支中心项目,免费对公众开放,提高了城乡群众的现代化阅览水平。修建了县民族艺术剧院,完成了宣传文化中心建设项目。投资700万元修成了县民族博物馆。文化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为加快文化事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