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浩徐守盛在武威调研时强调:
加快高新技术研发和转化推动全省新能源产业发展

8月7日,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陆浩,省委副书记、省长徐守盛深入武威丰乐清洁能源示范区,实地考察新型太阳炉生成多晶硅材料和兆瓦级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本报记者 吕建荣 摄
本报武威8月7日电(记者 白德斌)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陆浩,省委副书记、省长徐守盛今天在武威调研时强调,一定要充分认识我省发展新能源产业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抓住机遇,坚定信心,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加快高新技术的转化应用,推动全省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
上午,陆浩、徐守盛一行来到武威市丰乐镇,实地考察了新型太阳炉生成多晶硅材料和太阳能光伏发电、光热利用等太阳能综合开发利用项目。该项目由甘肃电投日新应天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今年5月初开工。目前,共有7个太阳炉投入生产,累计加工硅棒1013根,生产出太阳能级多晶硅227公斤。光伏发电并网装机规模达到150千瓦,累计发电2.8万千瓦时。
戈壁滩上,矗立着一些现代化设备,这些就是太阳炉、太阳能光伏发电设备。陆浩、徐守盛仔细察看设备的构造,详细询问了技术原理以及生产流程。当得知新型太阳炉生成多晶硅技术具有很高的创新性、独特性,可以极大降低生产成本,减少能耗和污染之后,陆浩说,这项技术的成熟和应用是半导体材料生产工艺的一场革命。他指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每一个重大的技术突破,就会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也能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因此,要加大科技创新力度,突破关键技术,真正做到用科技来引领与支撑经济社会的发展。
在听取了甘肃电投日新应天科技有限公司的工作汇报后,陆浩强调,国家高度重视新能源和洁净能源的发展,而我省具有得天独厚的太阳能资源,河西走廊属于一类和二类太阳能资源丰富区,非常适宜于建设大规模的风电场和太阳能发电场,实现风光互补。目前已经有了一个比较好的基础和条件,一定要紧紧抓住国家促进新能源发展的重大机遇,精心组织,周密筹划,扎实做好各方面的工作,加快太阳能的开发利用,通过新能源的发展,带动和促进甘肃省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陆浩强调,新能源产业不仅是我省未来发展的重点,而且是加快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应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的重要举措。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要大力支持新能源产业发展,充分发挥我省在新能源产业方面起步早、力度大的优势,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努力把我省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新能源基地和新能源装备制造业基地。
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冯健身,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姜信治,省政府秘书长李沛文及省直有关部门负责同志一同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