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中心>>甘肃新闻>>武威>>正文

走进民勤报道:苏武山下一个女人的田园之梦
(2006-5-23 7:23:36) 有位读者读过此文 来源:兰州晨报  打印本页

走进民勤系列报道之抗争:民勤精神民勤

苏武山下一个女人的田园之梦

一双女人手复活苏武山下一个一座,这不是神话,而是汤金秀创造的奇迹。民勤绿洲的800里风沙线上,她是一面鲜亮的旗帜,更是一种精神。

裹着头巾,戴着口罩,一袭朴装,这就是汤金秀。如同所有的民勤一样,她用这种特殊的装束,抵御着风沙的侵袭,捍卫着自己的家园,成就着一个女人的田园之梦。

苏武山下的勤劳人家

4月26日一大早,在民勤县委宣传部一位同志的陪同下,我走进了汤金秀的家。如同所有的民勤人家一样,院落的周围是钻天高的白杨树。清晨的阳光透过树叶的间隙,洒进整洁的小院,显得宁静祥和。房门开了,一位中年男子把我们引进了屋里。

“汤金秀下地去了,你们来时也不打个招呼,我们也好准备准备,这农忙时节的,家里连一棵菜都没有!”男子便是汤金秀的丈夫柳苍德,对于我们的突然造访,他一个劲地埋怨县上的人没有提前通知。埋怨归埋怨,他还是热情地给我们一一让座。柳苍德是民勤县道教协会会长,平时多忙于协会事务。这不,我们刚坐了一会,他就要忙着出去办事了。

在柳苍德的指引下,我在不远处的一处田地里找到了正在和邻居“搭伙”(两家合作)铺地膜的汤金秀。如同所有的民勤女人一样,汤金秀裹着红色的头巾,戴着口罩,着装朴素端庄。

“吃饭了没有?”远远地,她就用民勤人特有的方式(民勤人接见客人时的口头语,相对于“你好”)和我打起招呼。“你看,你们来了也不打招呼,我们在庄田地里忙活,照顾不了你们。”她一边客气地摘下口罩,一边把我往家里请。在我的一再请求下,汤金秀才允许我下地帮她们干活。和汤金秀“搭伙”的是她本家族的老太爷一家,别看这老爷子70多岁了,干起农活一点都不含糊。

上中学的时候,我也曾经常随父母下地干活,但铺地膜这却是头一次。在“柳爷”的指点下,我先学起拉地膜卷儿。我和柳爷在前面拉,汤金秀和柳爷的儿子、儿媳在后面用土压。只拉了几个来回,我便执意要单独操作。柳爷笑着说:“别看这简单,这可是一门技术活。”果然,拉出不远,地膜就一边多一边少,而且很松松垮垮。干了没多久,我竟然全身冒汗,大家都善意地和我开起了玩笑,笑声在空旷的田野里传出好远。

铺到最后一亩地的时候,忽然刮来一阵清风。柳爷抬头望了望天,急促地说:“快,抓紧干,要刮老风(民勤方言,意为大风)了。”一声招呼,在场的所有人像听到了紧急集合的哨音,马上行动起来。我在前面拉得飞快,大家在后面压得也快,但风来得更快。风速明显变大,地膜刚一拉开,就被风吹得像气球一样鼓起,一掀土下去还压不住。手忙脚乱地膜铺完的时候,风却停了。汤金秀埋怨地说:“今年这老天爷是咋啦,往年一个春天刮十几场风,今年基本上是天天刮,刮得人心里乱糟糟的。”

铺完五亩地膜回到汤金秀家里的时候,没有睡午觉习惯的我,竟然在她家的土炕上睡了个塌实。一觉醒来,汤金秀已经做好了晚饭。扯面干拌外加一碟鲜嫩的韭菜,一碟咸菜,吃起来颇有农家风味。

一个女人的田园之梦

饭后已是夕照时分,走出小院后,竟是满眼田园春光。整齐排列的白杨树像正装待发的士兵,一行一行伸向天边。白杨相间处,是一块块的田地,破土而出的麦苗新芽舒展着腰身,地里劳作的人们,在夕阳的余晖里成了优美的剪影。这处小村庄名叫苏山村,村子不远处就是著名的苏武山梦,相传是汉中郎将苏武持节牧羊的所在地。暮色渐重,树影婆娑,小村的天地间一片迷茫。

“要不是风沙大,谁说苏武山下的这块地方不好?柏油路平展展的,汽车跑起来连声音都没有,井深了点,但庄稼长得还算可以,一到夏天瓜果蔬菜都多得吃不完……”眼前的景象,也触动了汤金秀思绪。

“其实,我也真没啥采访的,就是自己种了点树,挡挡风沙,要是以后没地方种地里,我的林地里风沙进不去,好歹还能养活一家人。再说,我们这里很多人都压沙治沙,很多年了,大家都这么做……”汤金秀是民勤县树立的治沙典型,但她认为自己的治沙目的很单纯,就是想在风沙肆虐的将来,能有一个赖以生存的田园。

汤金秀的决定无疑是具有前瞻性的。1996年初,汤金秀和丈夫柳苍德承包了苏武山下的一片荒山。其时是苏武山已是一片童山秃岭,周围全被沙海包围,说是荒山确切一点应是荒漠。当年春天,夫妻俩栽种了3500株白杨,20000株梭梭,没想到接连几场沙尘暴,苗木全没了踪影。第二年接着栽,三、四月见树苗长势良好,但五月刚过的几场黑风,将三百多亩推平的沙丘恢复了原状。刚刚伸出根须的树苗被连根拔起,几寸长的嫩草埋在黄沙里,汤金秀坐在沙丘上哭了几天几夜。吃一堑,长一智。1998年春天,汤金秀夫妇将买来的麦草拌湿,拧成绞子,然后在沙丘上筑成方格草障,然后在草格内栽上了树苗。天气太干旱,夫妇俩从很远的地方拉来水,然后抬着水桶一棵一棵地浇,一天上下几百趟,塑料鞋底子都被沙子烫烂了。2000年5月的一个夜晚,苏武山前的滚地雷裹挟着瓢泼大雨一直持续了40多分钟,干透了的沙地里竟然涌出了好多年不见的洪水。是苏武爷可怜他的子民,还是山下汤金秀的这片小树林营造的小气候发挥了作用,当地人猜测纷纷。可就是这场洪水,人们开始关注汤金秀和她的这片小树林。此后的几年里,汤金秀精心地照料着她的300多亩树林,丈夫柳苍德又在为重建苏武庙四处奔波。汤金秀夫妇的事迹感动了很多人,2002年夏天,海内外知名道教人士齐聚苏武山,共商苏武庙的重建大计,现场募集资金260多万元。如今,苏武庙的重建工程正在进行中,而汤金秀的那片林地不仅为苏武山批上了绿装,林间的很多空地也已被辟为良田,实现了一个女人的田园之梦。

沙海中的那一叶绿舟

4月27日一大早,汤金秀便带着我前往她的那片林地。苏山村向东三公里多,便是苏武山了。通往山下的柏油马路两边是整齐列队的白杨树,风吹树叶响,像是在迎接它们主人的来到。快到山下的时候,采访车左拐进入林区。

这条林带不宽,但很长,像是给绵绵的苏武山穿上了一条绿裙子。林间的白杨树已经很粗壮,枝展叶茂,梭梭、花棒、毛条等沙生植物也长势喜人。几块新垦的田地间,绿意盎然。这是一片孤立的林带,更像一叶绿舟,四周皆沙海。狂飙的风沙时时兴风作浪,试图冲入其中,但都被严实的林带挡了回去。眼前一束绽放新芽的花棒引起了我的注意,在民勤的800多里风沙线上,它是人见人爱的尤物,当地人亲昵的称其为“沙漠姑娘”。夏天的时候,它会头戴一顶碟状花冠,穿一袭紫红色衣裳,散发出一股淡淡的幽香,让人怦然心动。花棒是所有沙生植物中最耐旱,生命力最柔韧的一种,只要插入沙土就能顽强地生存,坚强地抵御风沙。

在民勤这片绿洲上,像花棒一样坚贞顽强的沙漠姑娘岂止汤金秀一个。民勤绿洲的今天,一半功劳在男人,一半的苦劳属于女人。青春短暂,风沙漫漫。汤金秀告诉我,那几年种树时,每年除了口粮外,其他的收入全用到了治沙上,投入约20多万。如今,已婚的大儿子在县城做小生意,没钱买房子,小儿子还在上大学,也正是花钱的时候,再说他们夫妇也已知天命,再也没有精力去种树治沙了。

动态报道:

“沙漠盾牌行动”捐助账号是唯一的

本报唯一接受现金捐助

本报讯(记者 刘志广)“沙漠盾牌·拯救民勤全球行动”大型公益活动启动以来,引起了全国读者的强烈关注。许多读者在表达肯定、支持与参与的同时,纷纷询问详细的捐助事项。在此,本报对“沙漠盾牌·拯救民勤全球行动”的具体捐助方式、方法进行详细的介绍。

本次“沙漠盾牌·拯救民勤全球行动”大型公益活动的捐助账号是甘肃省慈善总会从常设慈善账号中划拨的,该账号将作为此次活动的专用账号长期存在。账号户名:甘肃省慈善总会;开户行:中国银行兰州点击查看兰州及更多城市天气预报市城关支行;账号: 23868848091001;联系电话:(0931)96555、(0931)8157438。

活动组委会在此重申,该账户为“沙漠盾牌·拯救民勤全球行动”大型公益活动接受捐助的全球唯一账户,面向全球接受捐助。本次活动组委会没有委托各地、任何一家单位或机构以及个人接受捐助事宜。除了捐助专用账号之外,《兰州晨报》作为此次活动的主要发起者,是唯一可以接受现金捐助的单位。在接到现金捐助之后,本报将把捐助人的详细资料登记在案,并将这些资料与现金一起交到专用账号。

在此,本报提示捐助者在向该账户汇入捐助资金的时候,应认真在汇款单据上填写自己的详细资料,以备查询。汇款到账后,捐助人的详细资料将被登记在案。一个阶段之后,收到的捐助数额、捐助人姓名、捐助金额等资料将在本报以及合作门户网站上公布。同时,为了方便捐助者做账,无论您捐助了多少钱,甘肃省慈善总会都将为需要捐助凭证的捐助人开具全国统一的捐助发票。


最 新 图 片
甘肃省第十一届运动会会徽会歌吉 组图:红军会宁会师纪念馆进行首 组图:快来看 兰州新城区的模样 组图:甘肃岷县200多米的洮河大桥 “泾川少女”重归故里 泾川县举行 年久失修 南石窟寺一号窟开“天窗

相 关 新 闻 相 关 专 题
·沙尘大风袭击民勤 九级大风吹倒百米围墙
·沙尘暴:千里河西的梦魇
·走进民勤系列报道之现状——家园悲歌(组图)
·“沙漠盾牌--拯救民勤全球行动 ”启动
·组图:四大沙尘暴发源地之一甘肃民勤
·图文:抢救民勤绿洲
·甘肃省调水600万立方米拯救民勤绿洲
·防沙治沙保绿洲——民勤县生态环境建设纪实 
·民勤治沙:总理的11次牵挂
新 闻 评 论
请注意: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法律、法规,尊重网上道德,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引起的法律责任。
  2、天水在线拥有管理笔名和留言的一切权力。
  3、您在天水在线留言板发表的言论,天水在线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
·互联网电子公告服务管理规定
·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

 评论内容:

 (最多300个字符)
  查看评论

最新新闻
·走进民勤报道:苏武山下一个女人的田园之梦
·省委副书记、省纪委书记韩忠信在陇南市调研
·国家统计局甘肃调查总队成立
·省党政代表团在呼伦贝尔考察
·华亭公开拍卖机关用地
·侯长安:切实把正厅级后备干部选准选好
·甘肃省第十一届运动会会徽会歌吉祥物亮相
·甘肃省第十一届运动会会歌《拥抱成功》
·中国·平凉崆峒文化旅游节6月2日举行
·甘肃严管政府采购 单项超过50万元须公开招标
·岷县洮河大桥垮塌四人坠河追踪:九月重建
·“铜城风暴” 白银警方抓获非法传销涉案300人
·敦煌新建汉唐风格博物馆
·甘肃民族民间民俗文化产业发展综述
·张津梁:坚持科学发展建设“绿色兰州”
·文县特色民居吊角楼成“农家游”首选
·陇南开展涉法涉诉联合大接访
·徽县提高西瓜产业科技含量
·文博会:甘肃展团充分展示特色文化大省新形象
·甘肃:居民用电每度超0.49元属乱涨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