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五年的探索与创新缤纷交错,成就了武山县的华丽蝶变。五年的发展与变迁波澜壮阔,演绎着武山人民的昂扬斗志。县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县委团结带领全县人民,风雨兼程,砥砺奋进,谱写了武山发展史上的崭新篇章。为进一步凝聚同心同德的精神和力量,提振决战决胜的信心和勇气,武山县推出【聚焦党代会】系列主题报道,细述五年来的沧桑巨变,勾勒未来武山的似锦前程。

10月16日,武山县第十四次党代会隆重开幕。索鸿宾同志代表中国共产党武山县第十三届委员会向大会作报告。报告指出,未来五年,武山县要把城乡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用好全省新型城镇化建设试点县的有利机遇,切实强化项目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夯实发展基础,着力增强城乡发展的平衡性、协调性和整体性。
加快基础设施建设。认真研究国家政策导向,围绕完善基础设施、产业转型升级、保障改善民生,全方位多视角谋划项目、招引项目、实施项目,全力抓好“十大项目工程包”,不断优化城乡发展条件。大力实施“6633”交通突破行动、宽带乡村和网络提速降费工程,加快发展电视、通信、互联网融合应用,努力建设数字武山。进一步拓宽项目融资渠道,积极推行PPP项目建设模式,促进温泉区域整体开发、鸳鸯玉综合开发、蔬菜及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一批项目落地实施。
科学规划城乡布局。按照建设宜居宜业魅力县城的目标定位,积极推进城关、洛门相向发展、率先发展,加快推进其它乡镇整体协同发展,逐步形成“一轴双核三区四带”城镇总体布局。强化产城融合,加快人口和产业向区位条件优越、资源组合良好、基础设施完善的城镇、中心村和园区聚集,提高城镇经济规模效益和产业集群发展效益。
加快推进城乡一体。继续坚持“城洛一体、组团发展”的总体思路,加快推进渭北新区、火车站新区、洛门新区开发建设,建成北滨河路东延段、人民广场、体育馆、渭北金融中心、洛门新区渭河大桥和老城区改造等一批重点城建项目,加快推进城市棚户区改造、城中村改造、公共交通等一批公共设施建设,加强市政设施维护管理,积极推进智慧城市、海绵城市建设,不断完善城市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