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9日,武山县长马勤学主持召开县政府第34次常务会议。)

10月29日,武山县长马勤学主持召开县政府第34次常务会议。副县长康志锋、李菊霞、甘志国、唐玉芳、孙德银、柴宗文、聂卫东、丁迟成出席会议。
会议学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讨论审议了《武山县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研究了成立武山县“三农”及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管理委员会、调整武山县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董事会成员和市政府质量奖申报等有关事宜。
会议要求,县政府班子成员和各乡镇、相关部门要认真学习新《食品安全法》,把握重点内容,领会精神实质,严格贯彻执行。要牢固树立食品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进一步细化落实乡镇党委和政府的领导责任、相关部门的监管责任、企业的主体责任,切实做到“源头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要加强宣传教育,深入宣传新《食品安全法》和食品安全相关知识,强化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业务培训和食品安全科普知识教育,进一步增强群众的食品安全意识。要坚持严格执法,按照 “四个最严”的要求,依法严格落实新《食品安全法》的各项规定,进一步加强执法监管,深化专项整治,健全长效机制,以“零容忍”的态度惩治食品安全违法犯罪,确保广大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会议强调,制定出台《武山县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规定》,对于进一步推进政府重大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加快法治政府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各乡镇、各部门要严格按照《规定》要求,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的原则,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作为重大行政决策的法定程序,确保行政决策制度科学、程序正当、过程公开、责任明确。
会议指出,各乡镇和有关部门要抢抓国家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等历史机遇,大力实施旅游富县战略,全力推动旅游业健康快速发展。要优化旅游发展布局,坚持规划先行、有序开发,进一步修订完善《武山县旅游业发展总体规划》和重点景区专项规划,加快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努力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要不断夯实景区硬件基础,统筹抓好水帘洞、木梯寺石窟、滩歌山水沟等景区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建设洛门至水帘洞、洛门至温泉等旅游公路,大力发展农家乐,努力打造宜居宜游的旅游生态环境。要强化品牌意识,全力打造祈福文化游、汤浴康体游等精品旅游线路,积极开发鸳鸯玉雕、祈福文化等特色商品,大力发展“绿色菜”、“冷水鱼”等餐饮品牌,突出打造武术、旋鼓舞、书画等文化品牌,进一步拉长产业链条。要着力加强宣传推介,在兰州、宝鸡、西宁等重点城市设立宣传牌,充分利用新闻媒体及各类节会,广泛开展宣传推介活动,提升武山旅游热度。要深化机制体制改革,创新管理体制,积极探索“景区管理局+旅游开发公司”的运行模式,筹划成立旅游投融资公司,扶持发展一批旅游骨干企业,力争把旅游业培育成全县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促进群众增收脱贫的富民产业。
会议强调,成立武山县“三农”及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管理委员会,对充分发挥贷款风险补偿基金的引导作用和杠杆效应,鼓励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及小微企业的融资支持,确保风险补偿基金规范运行具有重要意义。县财政局、金融办等部门要严格按照相关政策规定要求,健全完善财务制度,严格基金管理使用,规范风险补偿流程,确保“三农”及小微企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规范运行、高效使用。
会议要求,县金融办、财政局要尽快完成武山县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公司法人的变更注册工作,进一步健全完善担保制度、资产财务管理制度和风险控制制度,加强公司财务审计,尽职尽责做好各项监管服务,确保公司规范高效运行,为促进全县经济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会议强调,市政府质量奖是我市质量领域的最高奖励,对于提升企业绩效管理水平、增强产品市场综合竞争力、助推县域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县质监局要高度重视市政府质量奖申报工作,严格按程序指导企业做好相关资料上报等工作。
会议还研究了县政府领导分工等其他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