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初,全县共有156个贫困村,其中无标准化村卫生室的贫困村76个,占全县贫困村总数的48.7%。随着全县精准扶贫工作稳步深入推进,全县卫生计生扶贫各项计划也有力有序开展。按照省上“1+17”、市上“1+18”和县上“1+20”方案要求,武山县抢抓机遇,积极落实卫生扶贫政策,进一步加大贫困村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力度,着力夯实基层卫生基础,不断提升贫困村卫生服务能力,为群众的看病就医提供了保障。
一是加强标准化村卫生室建设。在积极落实2015年实施的66个贫困村标准村卫生室项目的同时,对2016年即将实施的10个贫困村标准化村卫生室做到“四个提前”,即:提前谋划、提前落实、提前动工和提前完成。形成“66+10”建设模式,确保76个标准化村卫生室在2015年底全部完成。目前,已完工40个,在建36个,预计今年12月底全部完工,届时全县标准化村卫生室将达到256个,覆盖率74.4%,实现贫困村标准化村卫生室全覆盖。同时,利用中央财政专项资金,计划为全县标准化村卫生室配备价值100多万元的健康一体机88台,贫困村优先配备。

二是加强乡村医生业务培训。积极组织乡村医生参加县级培训450余人次,乡村医生培训率达到了100%。目前,全县有乡村医生468人,具有乡村医生资格人数452,占乡村医生总人数97%。
三是提高贫困村乡村医生待遇。对于贫困村乡村医生提供的基本医疗服务,按照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人社厅、省卫生厅《关于调整基层医疗机构医疗服务项目和收费标准及医保支付政策的通知》,收取一般诊疗费。计划从2016年起,对于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服务人口在1000人以下贫困村村卫生室执业的乡村医生,定额补助由200元/月增加到300元/月,对僻远、特别贫困地区的村卫生室执业的乡村医生定额补助由200元/月增加到400元/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