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楼乡位于武山县西面半干旱山区,距县城30公里,地势西高东低,平均海拔1840米左右,平均气温9.6℃,属温带大陆半干旱气候,年平均降水量480mm,是典型的贫困乡镇,全乡共有21个行政村3962户19510人,2013年全乡建档立卡贫困户1478户7296人,贫困村11个,贫困发生率为37.4 %。 2014年底,全乡剩余贫困户993户4785人。
结合乡情村情民情实际,乡党委、乡政府聚焦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按照“五到村六到户七到人”的要求,以“双联”行动为总抓手,以贫困村为主战场,贫困户为主对象,协调双联单位,整合双联干部组成双联帮扶工作队,坚持“项目到村,资金到户”的总方针,发挥自身优势,依托项目拉动,加大基础设施建设。通过上级扶贫部门的大力扶助和全乡干部群众的共同奋斗,全乡精准扶贫工作进展顺利。
突出一个引领 夯实精准扶贫组织基础
高楼乡以党建引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为总抓手,着力培育富民产业,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借力“精准扶贫”政策,强化帮扶机制,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扶贫解困效果明显。各村党支部把工作定位于服务群众、服务发展,鲜明地提出了“抓党建、聚民心、促发展”的工作理念,得到了全村上下的积极响应。紧紧抓牢教育实践活动问题整改,强化党员干部思政治教育,增强党员干部服务群众意识;调动流动党员积极性,充分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大胆吸纳知识青年,增强支部活力。

紧盯五个清楚 精准识别贫困人口
自省委实施的“1236”扶贫攻坚行动以来,高楼乡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开展扶贫建档立卡工作,在开展扶贫建档立卡时,要求对每一个贫困户做到“五清”,一是摸清家底状况,致贫原因、收入来源、收入水平等基本情况,建立档案资料,做到“底数清”,二是摸清脱贫门路,需要解决的主要困难,建立问题台账,做到“问题清”;三是摸清以往扶持情况,扶持效果,提出帮扶措施,制定帮扶计划,做到“对策清”;四是确定帮扶单位、帮扶干部,实行“四定两不”即定户定人定时定责帮扶,不脱贫不脱钩,做到“责任清”;五是逐村逐户制定脱贫计划,确定脱贫时限,做到“任务清”。

严格按照国家农村扶贫标准(2013年人均纯收入2736元以下为贫困户)为识别标准,通过农户申请、测算收入、民主评议、公示公告和逐级审核的方式,整户识别,评定的贫困户为1478户7296人,并对这些贫困户进行了建档立卡,为了做到精准定位,对所有的贫困户按照致贫原因进行了分类汇总。在2014年贫困户建档立卡核查工作中,为了更准确的定位贫困户,实现精准扶贫,通过村民代表大会再一次民主评议贫困户,将所有贫困户名单进行了逐一情况核对,并制定逐年计划脱贫贫困户名单,最终评定出2014年已脱贫的贫困户485户2511人和政策性脱贫五保户108户109人、低保户10户24人,2015年返贫人口127户178人,2015年预脱贫人口332户1626人,2015年剩余贫困人口993户4785人,并做出公示,公示期内无任何异议,顺利完成了贫困户精准定位工作。

着力四项建设 破解难题助脱贫
高楼乡瞄准制约贫困村发展的基础设施条件,以增强贫困村稳定脱贫能力为重点,将扶贫资金和资源配置向贫困村倾斜,因地制宜实施道路、基本农田、水、电、房屋、生态环境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促进贫困村基础设施条件整体得到改善。
一是着力抓好基础设施建设。结合整村推进项目和通村道路硬化工程,正在实施大坪、独岭、常坪、护林通村道路硬化工程,拓宽维修独岭村通自然村道路2条,已实施叶兵村、李坪村村内巷道硬化工程和李坪至刘咀等四条通自然村道路砂化工程,新修李坪、吴坪等村田间道路20公里。吴坪、李坪2村万亩梯田示范点建设项目进展迅速,目前已完成了梯田8000多亩,投入机械46台。通过招商引资形式,引进武山县春秋园林公司,在叶兵村流转土地1100亩,流转荒山10000亩,新修绕山道路3条22公里。依托危改项目,截至目前,全乡已为520户贫困户改善了住房条件。2015年计划为100户贫困户落实危改项目,2016年计划为250 户贫困户落实危改项目,2017计划为608户贫困户落实危改项目,切实改善他们的居住条件和环境。

二是着力抓好公共服务建设。玉林、子年2村村级阵地主体工程已完成,完成常坪村村阵地改扩建及叶兵、李坪村阵地改建提升,新修李坪、玉林、子年、常坪4村文化广场。严格对照建设标准,新建玉林、子年、常坪等村卫生室。

三是着力抓好社会保障建设。农村低保和五保供养坚持“应保尽保”的原则,逐步提高补助标准和保障水平,使其成为贫困户脱贫的兜底工程,实现农村养老保险和新型合作医疗全覆盖,临时救助重点完善落实自然灾害救助制度,解决农村群众因灾致贫,因灾返贫的问题。年初组织专人对全乡的“五保户”、“低保户”进行了详细的摸底、登记和核查,并对部分人员进行了调整。前两个季度共发放农村“五保户”供养资金38.09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228.06万元,建立和完善了各种软件台账,规范了操作运转程序。
四是着力抓好脱贫治本工程建设。高楼乡立足资源禀赋, 加强产业培育,挖掘优势潜能,因地制宜进行“产业扶贫”,帮助群众走上脱贫路。今年以来,举办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班16次,培训2500余人,组织14名群众到秦安县学习考察林果业发展情况,帮助贫困群众掌握致富技能、提高自身发展能力。按照“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的要求,将精准扶贫与易地扶贫搬迁紧密结合,着力改善贫困群众的居住环境,投资400万建设玉林新村,对部分贫困群众进行搬迁,初步计划修建二层复试结构18套,一层锁子厅结构62套。

落实四个确保 全力以赴打赢攻坚战
一是确保宣传工作落实。高楼乡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精准扶贫工作,制定和出台了一系列含金量高、针对性强的精准扶贫举措,全乡精准扶贫工作取得了良好开局,与此同时,还通过多种形式,持续加大精准扶贫工作的宣传力度,取得了良好效果。为把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深入人心,高楼乡把扶贫宣传纳入业务工作同等重要的位置,并作为今年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抓手,加大扶贫宣传力度,采用张贴精准扶贫标语、刷写上墙标语,制作精准扶贫工作展板等方式宣传精准扶贫开发工作,目前,全乡共张贴广告宣传牌10面,刷写上墙标语11条,发放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宣传单2000多份。
二是确保工作力量落实。落实贫困村驻村帮扶工作队制度,每个贫困村下派1名“第一书记”,负责帮助建好班子队伍、理清发展思路、落实扶贫项目等,不脱贫不脱钩。向每个贫困村派出由大学生村官、驻村干部等组成的3-5人的驻村帮扶工作队,准确掌握贫困村、贫困户需求,深入分析致贫原因,负责制定脱贫规划、发展特色产业、建好基础设施等,不脱贫不撤离,不巩固脱贫成果不撒手。推进扶贫双联深度融合,加快脱贫步伐。各双联单位为贫困村帮扶财物资累计达到120多万元,有力改善了贫困村的人畜饮水、道路交通、村级综合服务中等公共服务设施和促进致富产业发展,加快了贫困村贫困户的脱贫致富步伐。
三是确保追责问效落实。坚持以最严格的考核、最严格的问责推进精准扶贫工作,针对承担的不同任务,各有侧重地设置考核指标和评价要素,并按工作任务大小、难易程度赋予不同权重分值。精准扶贫实绩考核要坚持平时考核和重点工作督查相结合,以年度集中考核为主,主要采取听取汇报、查阅资料、实地查看和民意调查等措施,全面了解精准扶贫任务完成情况和领导班子、领导干部工作情况。
四是确保工作重心落实。为确保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各项任务目标如期完成,坚持以持续增加贫困人口收入为核心任务,重点实现基础设施建设、富民产业培育、易地扶贫搬迁、金融资金支撑、公共服务保障和能力素质提升等六个方面的突破,确保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八营村幼儿园建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