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梁灌区改造工程自7月中旬开工以来,施工队克服了地质疏松,渠段塌陷滑坡、运料不便、高温天气等困难,目前已完成完成土方7933立方、砼浇筑2034立方,修建主干渠10.8公里,干渠建筑物32座。

始建于1956年的东梁渠,是一条纯山地灌区。主干渠从聂河上游海拔1920米石家磨取水至海拔1450米洛门旱坪落水,渠道全长36.6公里。使武山县温泉乡、洛门镇和甘谷县的盘安三个乡镇26个山区村15000多亩干旱地变成水浇地,有15200户68000人受益。

近年来,由于年久失修,渠系建筑物不配套,且大多数为土渠,已衬砌的渠道大多已达到或超过设计运行年限,渠道沿线渗漏严重,渠堤坍垮时有发生,干渠输水能力不足,灌溉无法保障。为了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增加保灌面积,水务部门积极申报项目,对上段主岸渠进行扩建改造,并在灌区内实施了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但是由于渠线过长,干渠全线改造缺乏项目支撑,下游干渠一直未落入项目实施范围。今年,在省、市、县领导的高度重视下,东梁渠重建改造工程经省水利厅、省发改委批复立项,恢复重建各级渠道总长11.9公里,分水闸28座、力车桥6座、农拖桥2座。

今年灾后重建项目指标下达后,水务局把工程质量及施工进度作为重点,成立了灌区续建配套及节水改造项目规划和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选配了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指导,从改线、开挖、破损渠段拆除、渠道基础处理、混凝土浇筑进行现场督查指导,同时要求施工队增加人员班组,对完工后渠段及时进行洒水、铺膜保湿养护。

黑沟渡槽是东梁渠的咽喉工程,也是这次维修改造的难点,渡槽东岸200米盘山渠道地处滑坡地带,多次坍塌掉岸,要修复该渠段必须在石崖上重新开凿渠道、加固山体护坡。为确保工程质量,东梁渠水利管理站工作人员提前介入,每天深入7各施工点,途径10多公里渠线巡查,既协调解决施工占地难题,又对施工中每个分项、每道工序、不同断面提出详细技术标准。

目前,参加工程建设的7个施工队每天投入劳力200余人,机械12台次,延长施工时间,加快建设进度,确保按期完工。(周维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