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省政协副主席马文云(左一)带领双联行动现场会观摩团在张家川县职业技术中学了解全县清真餐饮产业技能培训情况
为认真贯彻省市联村联户为民富民行动要求,扎实推动双联行动与扶贫攻坚深度融合,按照省级牵头组长单位省民委的安排,8月18日,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召开省、市、县三级双联行动现场会,总结三年多来的工作,分析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安排部署下一阶段双联工作。
省政协副主席马文云,省民委副主任郭奇若,省民委副巡视员安生明,省委双联办宣传处处长李伯祥,天水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明泰,副市长霍卫平,市政协副主席杨发元、马百灵出席现场会。市委双联办及省、市联系张家川县各单位负责同志,张家川县四大组织主要领导,15乡镇党委书记、县直及驻县各单位负责人参加现场会。会议特邀庄河村党支部书记、宁夏明瑞苑穆斯林餐饮连锁有限公司负责人及有关媒体记者参加。

现场会采取现场观摩、会议交流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上午,与会代表分两组实地观摩了张家川县精准扶贫指挥部、清真餐饮培训基地、木河乡庄河村双联扶贫点、张棉乡上蒋村双联扶贫点,耳闻目睹了张家川县双联行动取得的成效。下午,观摩组召开会议,就如何推进张家川县双联行动与精准扶贫深度融合进行了交流探讨。会议期间,与会代表还观看了反映张家川县精准扶贫与双联行动开展情况的专题片,分别听取了张家川县、省民委、市水务局、宁夏明瑞苑穆斯林餐饮连锁有限公司负责同志所做的经验交流发言。

张棉乡张棉村、先马村、上蒋村是省民委的联系村。三年多来,省民委认真贯彻省委双联行动要求,从夯实农村基础设施、培育富民产业和建强基层组织三个方面入手,对联系村道路硬化、人畜安全饮水、危房改造、中药材种植、扶贫互助协会和村级阵地改扩建等20个项目进行910万元的投资帮扶,使联系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富民产业不断壮大,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群众生活不断改善,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普遍称赞。

今年以来,为加快全县精准扶贫步伐,张家川县以整村推进项目村、“双联”重点联系村、贫困村作为扶贫开发的重点目标对象,着力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等方面入手,精心打造庄河村、韩川村、堡山村等精准扶贫示范村。同时,为引导清真餐饮业实行集约化经营、规范化管理、标准化服务、连锁化发展,张家川县免费开展“伊香拉面师”技能人才培训。至目前,全县共举办培训班97期,免费培训8201人,其中4358人获得国家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为张家川清真餐饮业域外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会议指出,双联行动开展以来,张家川县按照省、市委的总体部署,三级双联单位和干部齐心协力,破难题、兴产业、促发展,统筹推进“八大任务”、着力打造“三大工程”,取得了干部受教育、机关转作风、基层得加强、发展上水平、民生大改善“一举多得”的叠加效应,双联行动深入民心。2014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272.8元,较2011年增长49.76%,三年累计减少贫困村45个,减贫人口7.27万人。
会议要求,各级、各部门要以现场会为契机,紧扣省委王三运书记“重在联、贵在为、深在制”的工作要领,围绕落实“六大任务”、打造“三大工程”的目标,在双联行动与扶贫攻坚深度融合上下真功夫,在健全长效机制和发挥多元效应上下实功夫,全力推动张家川县双联行动再上新台阶,为民族贫困地区同全省全国同步进入小康奠定坚实的基础。

马文云在讲话中指出,深入开展双联行动是精准扶贫的需要,是落实省委重大决策的需要,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需要。省、市、县三级帮联单位和干部要以更加积极的态度、更加务实的作风、更加有力的举措,力促双联行动与扶贫攻坚目标同向、工作同力、行动同步。一是组织领导要更加到位,二是监督考核要更加到位,三是宣传引导要更加到位,四是制度落实要更加到位,五是思想作风要更加到位。

郭奇若主持会议并表示,省民委将进一步发挥好组长单位职责作用,不断强化责任意识、担当意识,健全完善常态化联系协调工作制度和机制,更加注重调查研究,在总结各单位经验、宣传推广典型上下功夫;更加注重机制完善,在发掘各单位特色、实现优势互补上下功夫;更加注重统筹协调,在集中各单位力量、促进民族县域发展上下功夫;更加注重工作创新,在民委、民族工作与全省民族地区双联行动结合上求突破,在民族地区精准扶贫与双联行动深度融合上下功夫,全力助推全省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加快发展。

霍卫平要求,市、县双联单位要认真学习借鉴省直单位的好经验和好做法,主动寻找工作差距,围绕精准扶贫与双联行动深度融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一是脱贫思路再清晰,二是扶贫攻坚再精准,三是特色产业再推进,四是项目建设再强化,五是领导责任再落实,六是驻村帮扶工作再加力,确保市、县两级攻坚任务和帮扶措施落到实处、见到实效,合力加快民族贫困地区脱贫致富步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