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发展难题 办惠民实事
——武山:扶贫攻坚为民开辟致富路
龙台乡贾山村通村公路建设现场
一条条扶贫公路记载着扶贫开发工作的艰辛,一片片果林承载着贫困群众致富的希望……
近年来,在整村推进扶贫、产业扶贫、定点扶贫等系列扶贫工程的推进下,武山县扶贫工作铺出了一条收获之路,全县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由本世纪初的不足2000元,到2014年达到4981元,扶贫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
“我们咀头村通往县城的水泥路已经修通,以前到洛门镇要走3个多小时的山路,现在只要坐几十分钟车。村里的饮水工程已经完成,自来水通到了家家户户……”谈起村里几年来发生的新变化,武山县咀头乡张口村群众高兴之情溢于言表。
武山县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2011年列入六盘山特困片区。全县现有344个行政村,10个社区,48万人,其中农村人口42.55万人。 2013年底全县有贫困村156个,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数12.2万人,占全县农村人口的28.67%。按照脱贫计划,2014年完成40个贫困村脱贫、减少贫困人口5.68万人;2015年计划完成58个贫困村脱贫、减少贫困人口3.16万人,贫困面下降到8%以下,实现整体脱贫。

四门镇安全饮水工程
武山县深入贯彻落实全省“1236”扶贫攻坚行动的意见和全市关于加快新一轮扶贫攻坚的实施意见,以六大突破为总抓手,深入推进扶贫攻坚,有力促进了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2014年以来,该县新建通村水泥路79条276公里,通水泥路的行政村达到87.5%,2015年将实现全覆盖。开通农村客运线路55条,投入客运车辆67辆,全县行政村通班车率达到85%。依托“国开行贷款试点”项目,大力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先后实施了南部山区、西北部农村等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13处,解决了全县13 乡镇的 184村3.69万户16.6万人饮水不安全的问题。全县完成农村危旧房改造1.35万户,建成50户以上的连片示范点6个,落实各类补贴资金1.14亿元,极大的解决了群众住危房、无房住的问题。同时,发展高效节水灌面2.1万亩,新修优质梯田3.92万亩、产业路90多公里、堤防35公里,新建沼气池100眼,完成造林2.5万亩。完成54个村组农网升级改造,三相动力电源实现了行政村全覆盖,自然村三相动力电源覆盖率达到99.5%。

蔬菜大棚膜下滴灌
武山是一个蔬菜生产大县。近年来,该县坚持把蔬菜作为农业发展的首位产业,突出“一乡一业、一村一品、一户一策”,因地制宜发展特色富民产业,确保产业发展覆盖产业区贫困群众,促进了贫困户增收脱贫。投资4.13亿元,建成了武山蔬菜产业科技示范园核心区,引进蔬菜新品种29种,育苗1150万株,建成示范区钢架设施棚500多座,示范效应初步显现,辐射带动“四片两带”蔬菜产业基地新增蔬菜1.5万亩,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到36.5万亩,产值突破20亿元。输转劳务人员10.9万人(次),创收15亿元。新建规模养殖场13个,发展规模养殖户75户,全县畜禽饲养总量达270万头(只),畜牧业总产值达6.98亿元。建成市级农业农村科学发展示范点13个,种植全膜玉米13.3万亩、优质马铃薯26万亩、豆类3万亩、中药材3万亩,粮食总产达13.9万吨,再创历史新高。建成咀头金银、山丹唐沟、温泉赵庄、马力民武等6个千亩果园示范点,新增优质果品生产基地1.5万亩,果园连片建设实现了历史性突破。筹措资金1000万元设立贷款风险补偿基金,成立农业产业化企业协会,协调落实支农贷款3600多万,支持15家农业产业化企业,带动了3000多户农户脱贫,建设农村金融便民服务点15个,建成贫困村扶贫资金互助社15个,落实各类政策性贷款2.8亿元。新注册农合组织75个,家庭农场18家,新增土地流转面积2.8万亩,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明显加快。2014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981元,基本实现了农村贫困人口不愁吃、不愁穿。

渭河堤防建设工程
今年以来,武山县严格按照省、市的安排部署,全力推进“1236”扶贫攻坚行动,统筹兼顾,强化措施,狠抓落实,确保实现58个贫困村脱贫,减贫3.16万人,全县贫困面下降到8%以下。对全县156个贫困村党组织书记进行全员培训;完成 2015年第一批扶贫项目编制上报工作,并安排扶贫资金5533万元。其中,整村推进项目18个3398万元,平均每村188.8万元;以设施蔬菜为主的种养业基地建设资金395万元;贫困户“两后生”培训3600人540万元;通自然村道路硬化项目资金219万元;小型水利建设项目资金243万元;安全饮水项目资金665万元。同时,进一步加大项目和资金统筹整合力度,整合资金17171.23万元,集中投入到贫困村,解决贫困村生产、生活和发展的问题。具体整合项目是:贫困村通村道路硬化4285.59万元、安全饮水3266.9万元、易地扶贫搬迁5540万元、村内道路硬化2720.26万元、卫生设施997.48万元、文化体育设施123万元、土地整理150万元、农业增收项目88万元。

马力镇北顺村易地扶贫搬迁项目
为了适应扶贫攻坚工作的需要,成立了“武山县扶贫互助资金管理中心”,核定事业编制4名,有效缓解了人员力量上存在的不足。成立了15个乡镇扶贫工作站,每个工作站调配工作人员3—5人,配备了专门的办公场所、设备,为扶贫攻坚工作深入推进提供了保障。
贫困,是我省最基本的省情;扶贫,是全省上下一直以来合力攻坚的重点。武山县委、县政府一系列扶贫攻坚的明晰思路、具体措施、目标任务,在宁远儿女的同心协力下,一场向“贫困”发起总攻的歼灭战正在打响,重点工作全面开展,片区规划顺利实施,社会扶贫开创新局面,相信,武山的明天会更加美好。(天水日报 何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