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4日,省文明办副主任王琦带领检查验收组来武山检查验收省级文明县创建工作。市文明办主任李德荣,县委书记张建杰、县长索鸿宾、县委副书记蒋小丽、县委常委宣传部长陈鸿、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令守义、副县长李菊霞、县政协副主席钟玉红陪同。
检查验收组一行先后深入风云雷雨坛、火车站广场、武山大道、东关社区、群众文化活动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宁远生态园、武山县“道德讲堂”等地,实地查看政务、法治、市场、人文、文化、生活、社会、生态等八大环境建设及城市精神面貌和人文程度,感受创建氛围,按照《甘肃省文明县测评细则》以及新配套的《测评操作手册》要求,审核相关软件资料,并采取发放调查问卷、网络调查、座谈交流等方式,对省级文明县创建工作进行了全面检查验收。

在25日上午召开的汇报会上,省文明办副主任王琦作了重要讲话。省文明办科长赵全利反馈了材料审核意见。市文明办主任李德荣主持会议。县委书记张建杰作了发言。县委副书记蒋小丽汇报了武山县创建省级文明县工作。县文明委各成员单位负责人参加会议。与会人员观看了武山县创建省级文明县电视专题片。

王琦指出,武山县四大组织班子善谋大事、敢为人先,精诚团结、领导有方,干部队伍素质过硬、作风正派,省级文明县创建工作方法有效、措施得力,资料完善、氛围浓厚,齐抓共管、共谋创建,始终把创建省级文明县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改善城市环境、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载体,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经济社会发展较快、城市面貌焕然一新、人民群众幸福安康、各项事业蒸蒸日上。
王琦要求,武山县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以省级文明县城创建为契机,着力打造城市品位,提高市民素质,塑造城市良好形象,让改革发展成果惠及广大人民群众;要全力深化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以农民思想教育为核心,乡风文明建设为主线,村容村貌治理为重点,城带乡、城乡共建为主题,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为载体,文化惠民为切入点,着力提高新形势下农村精神文明程度;要高度重视创建工作,健全工作机制,完善工作方案,丰富活动载体,创新工作举措,党政机关带头创建,各级单位积极争创,营造全民动员、全民参与、全民落实的浓厚氛围,形成强大的创建工作合力,集中精力、全力以赴,以省级文明县城创建推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进展、新成就。

张建杰表示,武山县将以此次省级文明县创建检查验收为契机,以创建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力引擎,认真贯彻落实省、市相关规定,全面推进创建各项工作顺利开展。一是抓深化。要深化认识,明确思路,更加重视创建工作,努力营造良好的创建氛围,以更大的力度、更快的速度、更好的机制、更高的标准,坚定不移的抓好创建各项工作;二要抓推动。要以省级文明县城创建为总抓手,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建设“11232”创建工程,广泛深入地开展创建省级文明县工作,强力推动全县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快速发展。三要抓创新。要进一步创新工作方式、创建载体,突出亮点特色,从实际出发、从大局出发,围绕发展抓创建,通过创建促发展,全面促进各项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四要抓保障。要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规范完善的创建工作制度,落实政治待遇、增设人员机构、保障经费装备,不断巩固创建成果,提升创建水平,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文明新风尚,让文明成果惠及全县人民,让文明之花开遍武山大地,让文明之风推动武山更好更快发展。

近年来,武山县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市委的决策部署,以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把精神文明建设摆在全县工作的重要位置,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建设“11232”创建工程,即突出“一个重点”(努力争创省级文明县),创建“一条长廊”(创建桦林至洛门城乡一体化文明示范长廊),组织“两项评选”(“奉献武山·十大杰出人物”、“感动武山·十大道德模范”评选表彰),实施“三大工程”(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程、市民文明素质提升工程、文化惠民工程),开展“两项活动”(“ 讲文明、树新风”主题活动、志愿服务活动),广泛深入地开展创建省级文明县工作,使全县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得到全面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