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川县【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系列报道之二
把握重点 健全机制
张家川县努力构建民族地区中小学校党建工作新格局

张家川回族自县现有各级各类学校255所(其中民办学校2所),教职工共3739人;现有党总支15个,党支部156个,在职党员1121人,其中正式党员824人,预备党员297人。

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开展以来,张家川县教育体育局党委积极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省、市、县会议精神,立足实际,以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为总抓手,以农村小学党建为重点,以规范化制度建设为保障,深入研究,把握重点,强化措施,健全机制,大胆创新,狠抓各项工作的落实,有力地促进了基层组织建设年活动的深入开展。
深入调研,突出“两个关键”抓部署。一是摸清底数查找问题。采取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方式,科学分析全县268所中小学校类型、805名党员结构、72个学校党组织现状,找准抓住了学校党组织组建率、覆盖率低,党员总量少、结构不优、作用发挥不好,党组织活动内容单一、针对性不强,党组织凝聚力、吸引力弱等5个方面的共性问题和9个方面的个性问题,科学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县中小学校党建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工作内容,确保工作有章可依,扎实推进。二是正视差距找准瓶颈。立足于22%的教师党员总量和农村小学18%的党组织数量,按照农村小学党组织组建率提高到80%的要求,科学分析工作差距,找准中小学校缺乏党员培养成长机制导致党员发展难的工作瓶颈,抓住了破解难题的切入点。三是明确关键制定计划。牢牢把握党员发展和党组织组建两个关键任务,研究制定切合实际的中小学校党员发展规划和党组织组建计划,明确了7月、9月、11月三个关键时间节点和工作重点,有序有节推进中小学校党建工作。四是理顺关系组建机构。按照行政隶属关系和基层党组织属地管理的要求,组建了15个学区党总支和县委组织部、教体局党委、乡镇党委等“三位一体”的督查指导机构,理顺了学校党组织与行政领导班子的关系,克服了党建和教学“两张皮”现象。

上下联动,落实“三项措施”抓推进。一是坚持分类指导。针对不同类型中小学校党组织工作现状,着力在实现普通高中、初级中学、城镇小学党组织组建率100%的基础上,采取定期调研、定期督查、定期观摩、定期通报等方式,按照完全小学单独组建、初级小学校校联建、教学点挂靠活动的方法,狠抓农村完全小学、初级小学、教学点等不同类型小学党员发展和党组织组建,使全县农村小学党组织组建率由年初的18%提高到了9月底的87.7%,实现了中小学校党建工作全覆盖。二是坚持激励推动。着眼于破解中小学校党员发展难题,紧密结合教师队伍岗位认定、职称评定等政策要求,全面实行“一个支部一名年轻党员”计划,坚持在推优选先、职称评定过程中,实行同等条件下党员优先制度和优秀教师党员表彰慰问制度,着力增强党组织凝聚力和吸引力。今年,全县表彰奖励优秀教师党员60名,同比增长2.6倍;慰问优秀知识分子教师党员60名,同比增长6.5倍,调动了优秀骨干教师向党组织靠拢的积极性。三是坚持跟踪问效。着眼于加强中小学校党组织规范化建设、发挥中小学校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增强思想政治工作和德育工作的实效性,通过实行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班子和学校行政领导班子交叉任职制度、中小学校校长和党组织书记“一肩挑”制度、中小学校党建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定期明确工作重点和任务,坚持跟踪问效,召开中小学校党建工作推进会议,不断加强对中小学校党组织和党组织负责人的问责,确保了工作任务的落实。

统筹推进,健全“四项机制”促长效。一是建立党员培养成长机制。全面实施以“将党员培养为骨干教师,将骨干教师中的先进分子培养为党员,党组织带领骨干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党员教师带动其他教师提高教学水平”为主要内容的“双培双带”工程,积极将优秀党员教师推荐为学校领导班子后备干部,重视在优秀中青年教师、一线教学骨干、学科带头人中实行“群团推优入党”制度,前半年共发展教师党员282名,占全县新党员总数的31%,较上年增长3倍。二是健全党员作用发挥机制。推行优秀党员教师挂职锻炼和乡镇下派党建指导员制度,选派政治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党员骨干教师,到农村小学挂职校长助理、党支部副书记等职务,协同乡镇党建指导员,帮助党建工作薄弱的学校创新党员教师实践锻炼方式,夯实学校党建工作基础。止目前,下派挂职教师125个,下派党建指导员165个,建立党员责任区325个、设立党员示范岗600余个、开设党员示范课560余节,搭建了党员发挥作用的新平台。三是建立领导全员联系机制。建立教体局党委班子成员联学区、乡镇党委班子成员联村学、学区总支班子成员联校长的“三位一体”联系制度,按照完全小学单独组建、初级小学校校联建、教学点挂靠活动的方式,指导所联系的农村完全小学、初级小学、教学点等不同类型小学做好党员发展和党组织组建,止目前,县教体局党委6名班子成员联系15个学区总支,130名乡镇党委班子成员联系223个农村小学,69名学区班子成员联系223名农村小学校长,结成联系指导对子464对,使全县农村无党员的小学由年初的75个下降到25个,创新了学校党建工作的新格局。四是健全双向考核评价机制。建立“双向考核评价”机制,按照条块结合的方式,分别赋予乡镇党委60%和教体局党委40%的党建考核权重分值,通过督查调研、观摩评比、述职测评、领导点评等方式,专项考核评价学校党组织、党组织负责人、党建指导员、下派挂职干部等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情况,对年内工作任务落实不到位或未完成的,取消学校、学校负责人、学校党组织书记、党建工作指导员、下派挂职干部当年评先选优资格,形成了科学考核和推进工作的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