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华网兰州8月21日电(记者陈斌 白丽萍)经过3年时间的艰苦修复和升级相关保护措施,位于甘肃省武山县水帘洞石窟群里的世界最大摩崖浮雕造像——拉梢寺壁画彩塑浮雕完成了全部修复和升级保护工作。
记者21日从甘肃武山水帘洞石窟保护研究所了解到,拉梢寺壁画彩塑浮雕目前正在全力冲刺丝绸之路跨国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
拉梢寺浮雕始建于北周明帝三年(公元559年),是整个水帘洞石窟群最重要的雕塑。大佛雕凿于长150余米、宽60余米的天然崖面上,佛像通高42.3米,遗存有历代窟龛24个,造像33身,覆钵塔7座,摩崖题记1方,壁画1700平方米
武山水帘洞石窟保护研究所所长陈健平告诉记者,由于年代久远,精美绝伦的拉梢寺壁画彩塑浮雕不断受到外力侵蚀,塑像大部分残损断裂,出现了颜料层起甲、地仗空鼓、酥碱、脱落以及鸟、鼠、虫类侵害等多种病害。为此,2009年国家文物局联合敦煌研究院拨付专项经费开展了为期3年的修复保护和安防升级工作。
拉梢寺大佛是典型的断代标准石窟寺,目前是世界上最高的一座摩崖浮雕。自2006年中国联合中亚五国启动丝绸之路跨国联合申遗项目以来,拉梢寺大佛被确定为丝绸之路整体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甘肃段申遗点。目前,拉梢寺大佛正在积极进行各项申遗准备。
据了解,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积极推动下,中国与中亚五国联合开展的丝绸之路跨国系列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已取得重要进展。2011年底,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共同签署了《丝绸之路跨国申遗工作备忘录》,商议将于2013年2月1日前联合提交丝绸之路申遗文本,力争作为丝绸之路跨国首批申报项目,争取在2014年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目前丝绸之路中国段入围申遗预备名单的遗产共有24处,分布在陕西、河南、甘肃、宁夏、新疆五省区,涉及考古遗址、古建筑、古塔、墓葬等多种文物类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