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卧牛山森林公园 )
武山县大力加强对旅游历史文化资源的整理和开发利用,使蕴含在旅游资源中的文化潜能得以充分释放,把简单的旅游观光型,向旅游文化型、生态型发展,拓宽了县域旅游的发展空间。
武山是古“丝绸之路”的咽喉要道,文物古迹众多,旅游资源丰富,被冠以“山水古城,陇上江南”的美誉。近年来,旅游产业异军突起,形成了“红、黄、蓝、绿、墨”为主题的多彩旅游格局,已成为县域经济的强劲生力军。

铭刻革命传统,发展“红色”纪念游。这片热土承载着太多故事,记录着太多的辉煌。长征期间,红一、二、四方面军均经过武山,突破渭河封锁线,为红军胜利会师陕北扫清了第一道障碍。毛泽东旧居、徐向前旧居、红一方面军抢渡渭河纪念碑,境内革命遗址遍布;烈士郭化如、张保英等英雄事迹,也成为武山红色旅游的重要内容。红色旅游正以其独特的吸引力、深刻的感染力和强大的生命力,为武山旅游业增添新的文化内涵。

探寻石窟文化,发展“黄色”祈福游。武山县将厚重的历史文化用独到的创意、新颖的形式进行挖掘开发,结合我市打造的“百里石窟艺术走廊”游,形成了“祈福圣地·大福武山”特色旅游主题。近些年,景区内的拉梢寺摩崖浮雕作为世界第一摩崖大佛,被确定为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选点之一。这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文化奇葩,将融合旅游观光、文化交流、民俗展演等一系列文化资源,以独特的魅力吸引八方来客。

体验温泉休闲,发展“蓝色”康体游。被誉为西北第一的武山温泉是古宁远八景之一。温泉休闲区三面群山环绕,安静幽雅,空气洁净、无噪音污染,年温差小,每逢春、夏、秋季,鸟语花香,气候宜人,誉居西北之首。近年来,武山朝着打造“西北最佳汤浴康体目的地”这一品牌,在基础设施建设上,力求将古朴、典雅的建筑美,与疗养地自然景致融为一体,给人以浓郁的乡土气息;同时,县上又积极发展农家乐园,把武山温泉打造成集疗养、康复、保健、旅游为一体的休闲娱乐的理想之地。

感受农家乐趣,发展“绿色”生态游。努力形成以武山卧牛山森林公园、老君山森林公园、龙台冷水鱼、温泉农家乐为景点的生态文化旅游圈;让广大游客有更多的机会感受野果采摘、亲自捕捞、探访古街、吃农家特色风味、了解文明生态村,见证武山鸳鸯玉的琢磨细雕的过程,从中感受武山各种特色文化氛围的熏陶和感染,以吸引更多的人士到武山投资兴业。

品味书画之乡,感触浓香“翰墨”情。武山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县内众多的古迹,美丽的山川,淳朴的民风,滋养和熏陶着武山书画事业的蓬勃发展,书画艺术家更是层出不穷,不管农村还是城镇居民,书画作品几乎家家悬挂。群众钟情艺术,酷爱书画,收藏字画、习字作画蔚然成风,素有陇上“书画之乡”的美誉。今年11月,武山县又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书画艺术之乡”。县上决定以此为契机,整合书法艺术人才资源,建设书画一条街,积极开展对外书画艺术交流,把书画发展为推动武山文化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届时,来武山旅游的外界人士,不仅流连于优美的自然风光、把玩翠绿温润的鸳鸯美玉,还可以品评书画艺术,收藏若干,不也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