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近两年来,武山县投资400多万元改造南河灌渠,经过两年时间的改造,南河灌渠重现风采,解决了3万多人的用水难问题。
南河灌渠是武山县的四大万亩灌渠之一。近年来,由于渠系建筑物老化,造成灌溉及防洪困难,灌渠不能正常运行,灌面缩小到不足6000亩,农民群众只能望水兴叹。为此,武山县决定改造南河灌渠。在资金困难的情况下,县上整合全县的小水资金,用于南河灌渠的改造。2005年,筹资110万元,建成了南河灌渠渠首进水口枢纽工程。2006年又整合小水资金300多万元进行了渠道衬砌工程。南河灌渠有两条渠道,衬砌工程点多、面广、线长,改造质量是关键,为了保证工程质量,县上选配了11名技术人员和3名懂技术的受益群众分别监理、监督工程质量。水利部门优化施工方案,首次将土工膜防渗技术用于渠道建设工程中,对易发生险情的4公里渠段和12处渠基进行了技术处理,共计完成渠道衬砌21.3公里,建设渠系建筑物258座,灌渠内达到了过路有桥,分水有口,渠、路、林、田相配套,灌溉面积增加到了1.5万亩。改造后的南河灌渠在渠首工程的调节下,汛期可开闸排洪,旱季截流保灌。据有关部门的统计,在去年的试灌中,灌区内年新增产值560万元,人均增收50元。目前,该渠的两条渠道正在为洛门镇19个村的1.5万多亩良田灌溉,为农作物的生长和春耕生产保驾护航。
(陈晓明 周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