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的牵挂
“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职能该如何转变?”“省里决定要办的12件实事在基层落实得如何?”“农民现在还有哪些难事需要尽快解决?”……
4月4日下午,迎着一场及时的春雨,省委副书记、省长徐守盛利用到天水参加会议的机会,来到麦积区麦积镇,就如何转变乡镇职能、推进新农村建设等问题和基层干部进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座谈。

2005年,麦积区按照天水市委的总体部署,响亮地提出了“打造服务型乡镇政府,培养技能型乡镇干部”的口号,精简机构设置,优化干部资源,在全区17个乡镇全面拉开了转变乡镇职能的帷幕。
“如今,全区乡镇内设机构由原来的187个减少到106个,减幅达43%。乡镇领导职数比以前减少了46名,195名超编和富余人员都得到了妥善安置。”麦积区区委书记蒋晓强首先发言。

“这些措施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徐守盛问。
麦积镇党委书记、镇长曹亚玲回答说:“以我们镇为例,出现的最大变化是干部蹲机关的少了,无所事事的少了,进村入户的多了,解决问题的多了,学习充电的多了,干部干事创业的信心更足了,群众得到的实惠更多了。”
听到这里,徐守盛语重心长地说:“乡镇是我国最基层的政权组织,其职能发挥得如何,直接关系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的执行情况。农村税费改革后,乡镇职能的转变已经提上了重要议事日程。从现在的情况看,乡镇一级面临着三大难题:一是如何巩固税费改革成果;二是如何有效推进乡镇机构改革;三是如何有效推进以教育为主的社会事业改革。在推进乡镇机构改革、转变乡镇职能方面,天水市已经先行一步,为全省提供了可以借鉴的经验。下一步,要适应新农村建设的需要,继续进行积极的探索和实践,进一步明确乡镇职能的准确定位,不断总结经验,完善工作措施,把已经取得的成果巩固好、发展好、利用好,让老百姓从改革中得到更多的实惠。”

徐守盛又问:“我们甘肃比较穷,许多乡村都是负债运转,不知道你们天水的情况怎么样?”
“几乎每个乡村都有一定的债务,我们社棠镇就有30多万元的债务。”社棠镇党委书记、镇长成映平回答道。
“全区现在光‘普九’欠债就高达1900万元。”蒋晓强补充说。
“我一直感到揪心的就是我们的乡村没有集体积累,解决这个问题还是要靠发展。”徐守盛说,“要鼓励和培育一些带动能力强的股份制企业,乡村可以通过参股的形式来壮大集体积累。这里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乡镇搞建设既要积极进取,也要量力而行。”
“现在老百姓还有哪些难事需要我们解决?”徐守盛又问。
社棠镇下曲村党支部书记汪双恩回答说:“现在上学免学费了,看病有医保了,最难就算‘行路难’了。”

徐守盛深有感触地说:“在今年的省‘两会’上,有一位麦积区的农民代表向我反映了当地村民‘行路难’的问题,当时我也过问了此事,不知道现在落实得如何?”
“主体工程已经完工,附近几个村子都连在了一起。”麦积区区长张克强回答说,“许多村民自发地组织义务劳动,参与道路建设,大家热情很高,工程进展也非常顺利。”
徐守盛点了点头说:“这是老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一定要办好、办实,不但要把路修好,而且要维护好,真正让老百姓满意。今年,省政府公开承诺要为老百姓办12件实事,包括建设乡村道路6000公里、在农村实行低保政策、新型合作医疗覆盖全省等。我们一定要认认真真、扎扎实实地一件一件去落实。”
不知不觉,夜幕已经降临,屋子里的座谈还在继续。

“村干部的报酬有多少?”“五保户供养还有没有困难?”“青年农民入党的积极性高不高?”“计划生育工作还面临哪些困难?”……一桩桩、一件件,几乎所有事关农民利益和新农村建设的问题徐守盛都问得仔细、听得认真、讲得透彻,拳拳之心,溢于言表。
在听了大家的发言后,徐守盛说:“‘三农’问题最核心的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说到底是增收问题,增收问题也就是发展问题。因此,我们必须牢牢把握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为指导,咬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千方百计培训农民、提高农民,努力造就一批适应现代农业发展需要的新型农民,通过增强农民的创业和就业本领推动农村发展。”
“我们还需要高度关注困难群体。”徐守盛说,“对那些因病、因灾、因孩子上大学返贫的农户,要给予更多关照,确保他们的生产生活不出问题。我们既要善于抓主抓重,也要善于解决民生问题。希望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让广大农民在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中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窗外,唰唰的雨声越来越响,预示着又一个美丽的春天来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