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除“法治壁垒” 厚植“法治沃土”
——天水市司法局多措并举持续助力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为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重要指示精神,天水市司法局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从合法性审查、行政执法监督、行政复议、公共法律服务、普法宣传等方面发力,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完善制度供给,加强源头治理
积极贯彻落实《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及相关政策精神。制定出台《天水市招商引资工作考核办法》《天水市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十大专项行动”方案》《天水市加强出租汽车行业服务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文件,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制度供给,进一步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组织开展涉及不平等对待企业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和相关政策清理工作,共评估清理市政府规章2件、行政规范性文件55件,做到应废尽废、应改尽改,破除各类市场主体发展的无形“壁垒”。
规范执法行为,加强法治保障
组织市县两级行政执法主体聚焦执法不规范、执法方式简单粗暴、执法“扰企”、执法不作为、违法违规或不合理罚款、对其他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行政执法新情况新问题6项重点问题开展行政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共收集问题103条,落实整改措施105条。全面推行“两轻一免”柔性执法,不断扩大柔性执法辐射范围,去年以来,全市各级行政执法机关办理“两轻一免”行政处罚7.5万余件,采用建议、指导、告诫等方式办理行政执法案件1.3万余件。制定了《关于充分发挥行政复议职能作用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推动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有效预防和实质性化解涉企行政争议,维护各类企业合法权益,年内,审结涉企行政复议案件10件,其中调解和解6件。
优化政务环境,提升服务水平
全面推行政务服务事项告知承诺制,公布可实行承诺制简化办理具体材料的市级告知承诺制政务服务事项清单,推动政务服务事项减环节、减时限。强化一站式法律服务,持续推进“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确保群众的法律服务需求通过现场服务、转办单转办、交办单交办等方式得到及时解决,真正实现“最多跑一次”目标。把“12348”热线和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站)作为公共法律服务的前台窗口,按照“前台同意受理、后台分别办理、结果及时反馈”模式,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法律服务、纠纷调解、法制宣传、法律援助等服务,全市公共法律服务平台接待在线咨询解答、受理转办、跟踪回访等各类法律咨询约1.5万人次。
加大利企力度,增强发展动能
为推动乡村公共法律服务均等化、普惠化、标准化建设,建成市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个,县(区)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7个,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124个,村(社区)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室2572个,实现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平台建设全覆盖,去年以来,共办理公证案件14158件,司法鉴定案件3921件,受理指派法律援助案件2768件。落实全省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问题线索“一键举报”平台相关机制,做到问题线索流向清楚、责任明确、办理规范,截至目前,共受理转办问题线索15件。在经开区建立行政复议工作联系点,搭建行政复议机关与企业直接沟通、快速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便捷高效快速为企业纾困解难。
营造法治环境,培育法治土壤
组建助力园区企业法律服务团队,常态化开展“万所联万会”“千企调研纾困”“法治体检”等送法进企业、进园区活动,提供“一对一”订单式法律服务。落实领导干部包联企业、“六必访”制度,组织开展“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专题调研,走访民营企业155家,召开座谈会50场次,开展法治体检活动81场次,发放宣传资料4.5万份,提供法律咨询2500余人次。全面统筹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法律援助、公证、人民调解等资源,组建新时代文明实践“法律普及”志愿服务分队,深入企业开展法治宣传、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法律咨询、劳动合同普查等法律服务,帮助指导辖区各企业设置法务机构,及时准确进行法律风险提示,截至目前,全市各级各类人民调解组织化解涉企矛盾纠纷335件。
(新闻来源:天水市司法局 转载:马文洁)